学科建设-

(一)制定新的本科生培养方案

    2015年春季学期,教务处要求制定2015级本科生的培养方案。这一工作历史系领导高度重视,在书记、系主任的领导下,针对师范生、基地班学生的不同教学要求,制订了新的本科生培养方案的草案,然后组织教学委员会讨论修订,并获得通过。这一方案着眼于根据学科发展重新调整学分,将《中国通史》中的《中国近代史》缩减为一个学期课程、《世界通史》中的《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也压缩为一个学期,并将《调查与写作》(一)、(二)两门课,合并为一门课,并将师范生学分按照教务处要求进行调整。

 

(二)教学改革工作

2015年,教务处对本科教学推行了诸多的改革项目,比如慕课建设、校教改项目、上海市教改项目、上海市精品课程建设等。在系主任、书记的统筹安排下,历史系遵循学校教学改革精神,积极申报,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验收中,孟钟捷教授领衔的《世界文化史十五讲》获得优秀,并入选2015年上海市精品课程。目前,由沐涛教授领衔的《历史名人与人类文明发展》入选2015年度上海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沈志华教授领衔的《冷战国际史》课程获得校2015慕课建设项目。

孟钟捷《德国简史》、路新生《中国近三百年疑古思潮史纲》教材入选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沐涛《世界文化史读本》、董建波《历史社会学研究方法》、孟钟捷《德国简史》获得校精品教材建设专项基金。

针对学校加强教研文化的要求,王春来老师领衔的《世界史教研室文化建设》获得2015年学校教改项目立项.李孝迁《“中国史学史”课程教学改革》获得2015年学校教改项目立项。

应教务处课程建设规划,李磊、黄爱梅、包诗卿参与建设核心通识课程《中国传统政治文明》,该课程已经建设成为教育部精品课程。

 

(三)教务运行及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历史学系在2014年度春季学期开课专业44门,公选课17门,秋季学期开课专业课50门,公选课17门,新开设10门课,分别是近代中国社会,上海近代工业史、中国传统政治文明,古代军事史(上)(下),英帝国的兴衰,考古、文物与历史,古典拉丁语文献入门(一)(二),中国近代资本家群体。

除了历史系领导、教研室主任、督导听课外,2014年还组织青年教师瞿骏开公开课,周健、董佳贝、包诗卿、李磊开教学研讨课,由一线的教师共同参与、共同研讨,提升教学质量。

 

(四)教师激励工作

除做好教师教学工作的量化考核外,历史学系还积极推荐优秀教师参与学校层面及更高层面的各类奖励申报。其中,

孟钟捷教授获得宝钢教育奖。

 

(五)招生工作

2015年国家公布了新的高考政策,上海等地区随即公布新的高考招生方案,针对这一变化,历史学系教学委员会通过了历史学专业在上海、浙江地区招生要求的提议,积极有效地应对高考对招生工作带来的新变化。并按照学校招办的要求,设定了2015年的招生计划。

2015年上海市高考、水平考工作中,配合上海考试院的工作,请历史学系教师参与命题工作。一人参加高考命题,一人参加高考审题;一人参加水平考命题,一人参加水平考审题。

在教务处的领导下,2015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的阅卷工作由本系负责组织教师进行阅卷。在学校的领导下,顺利地完成了该项工作。

 

(六)学生培养

协助制定和落实本单位优秀学生个性化培养、各类奖学金评定方案,协助做好违纪学生处理等工作。20151月至今,历史系共有3名学生参加境内交流,10名学生参加境外交流。其中爱尔兰1人,台湾10人,美国1人,瑞士1人,英国1人,德国1人。

20151月至今,历史系成功立项校级大夏基金项目1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