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首届“诚之·青师论坛”纪要
发布时间:2022-09-06

2022年8月27日上午9时,首届“诚之·青师论坛”准时在云端开幕。本次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华东师范大学大中小学历史教育研究和实践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材研究与建设基地、《历史教学问题》杂志社联合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承办。面向2011年以来在基础教育领域从教的本系毕业生,主题为“(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统编新教材的施教;(2)基于史料的作业设计”。论坛征稿得到了毕业生的广泛支持,经专家评审,最终有16篇优秀论文入选交流。本次论坛采取论文发表、同侪互评的方式,并邀请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主编冯丽珍,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党总支书记、副校长、历史特级教师邵清,新疆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心主任、特级教师刘新宇等三位中学教学界的专家担任点评嘉宾。

开幕式上,历史学系副主任黄爱梅老师向参与论坛的嘉宾们介绍了举办论坛的背景,希望能够整合大中小学关于历史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力量,从科研与教研等多方面更有力地来支持在校的师范教育以及毕业生的职后发展,从优秀走向卓越。



历史学系主持工作的梁志主任接着致辞,从本系发展和大的教育环境的角度,陈述举办本次论坛的初衷:毕业生和历史学系始终处于共同体当中,论坛可以为优秀毕业生职业成长提供新的平台与助力;国家越来越注重师范生培养,希望大家都能树立一种终身学习的理念。

教务处处长孟钟捷老师对论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希望通过论坛检测华东师范大学在人才培养领域是否实现培养卓越教师的目标;更希望我们的系友教师未来在三个方向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一是把握新出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的高频关键词“跨学科”,二是利用大数据的手段来进行教学评价,三是更好地利用课堂内外的资源来整合教材内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论坛第一组论文围绕“概念”展开。由黄爱梅老师主持,冯丽珍老师点评。

首先交流的是两篇关于“大概念”的论文。栾思源(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提出,为应对“双新”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的新挑战以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实现,基于大概念进行主题式跨单元教学设计或成为一条有效解决路径:通过选择大概念-确立多主题-构建单元群-设计问题链-探究真问题-形成评估数据,统整中学历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深度学习,最终指向历史判断力养成,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并以《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课为例,围绕“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核心概念展现设计实践的基本路径。洪珊珊(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则追溯“大概念”的源头,提出为了应对教材庞大又琐碎的知识体量,应该融通教材、统整知识以提炼学科大概念,创设更具探究意义的综合性学习主题,突破教材限制以着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且以选择性必修二第五单元交通史为主体,提炼“世界整体化”为主题,且围绕该主题融通教材做出教学尝试。



随后是两篇讨论“名与实”的论文——何昕(杭州高级中学钱塘学校)以高中课堂如何平衡理论概念与史料的关系为主题,在课堂中尝试构建一种逆向型的名实关系,从提出理论(因名导实),到理解理论(以实正名),再到应用理论(循名责实),最后扩展理论(名实相生),并以宋代政府治理模式的“小大之辩”一课设计为例作了具体阐释。傅郇山(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则从一般教学框架中的逻辑缺失与名实不符的情况说起,力主精读统编教材,从文本的微言大义中剖析中国近代政治转轨的深厚历史肌理,运用细节史料铺设真实情境,在具体的人与事中分清史事的名与实,从“权力转移”的视角理解中国从古到近的转型逻辑,从而深化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同样围绕理论概念,顾博凯(上海市大同中学)提出:理解课程标准对核心素养的界定和要求的重要性愈发突显,而在五大核心素养中,对于“唯物史观”相关原理的分析与认识总体较少,尤其是关于“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这一原理的认识。通过研读课程标准和日常教学,认为要深入理解课标当中关于社会形态的阐释,回到马恩原典可能还不够,还需要读列宁斯大林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著作;以及如何把教师对理论的深入理解传达给学生也值得探索。



黄宇兰(上海市格致中学)则把核心概念作为抓手,在高三复习课上构建核心概念体系,统摄和贯通所学,近而聚焦拓深,层层深入,在“史实—认识—例证—启示”的思考路径中激活旧识、沉淀所学、升华理解和认识,提升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



在发表和互评环节之后,点评嘉宾冯丽珍老师从教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的角度逐一进行了指导:本组的论文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且围绕现今教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展开,体现了华师大毕业生较深厚的学术功力,概念和理论的思考对指导课堂教学也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从部分文章的表达来看,要避免涉及的概念较多,冲淡了主题;核心概念表述的准确性、使用的妥当性,还可再作斟酌;理论适用的学理依据、结合案例的逻辑论证,可进一步加强。



下午开始的第二分组论坛展现了青年教师们生动活泼的教学探索。由徐继玲老师主持,邵清老师担任点评嘉宾。

首先,魏甜甜(广东省东莞市东华松山湖高级中学)以库克雷尼克塞《苏联政治讽刺画选集》中《片面的经济》为切入点,进行漫画史料探源,发现教学中存在的误读现象;并借势转换,将误读现象作为资源进行教学设计,通过五个教师活动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对该史料进行溯源,引发学生对史料甄别的思考,最终达到培育学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目的。

王伦立(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从通观(统编教材的叙事结构)--衔接(初高中教学片段举凡)--落地(统编教材的价值指向)三方面对文本解读与栏目界面进行了概念分析,并通过初高中教学片段实例引出统编教材的价值指向。提出要让学生认识到文本背后有内容,文本背后有逻辑,文本背后有情感,才能更容易地实现强国有我、立德树人的目标。

张校博(南方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以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为切入点,指出该单元的核心问题为冷战,课程的核心问题为非殖民化,如要解释二者之间的关系,需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冷战中第三世界国家、不结盟国家的发展状况”两个维度出发。运用表格、油画、历史时刻等不同材料进行论证,从而阐明冷战背景下的非殖民地化运动并非一种独立运动,而是在意识形态干预下的行动这一结论。

李诗海(上海市松江区第四中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引进了“书籍史”的视角——从比较书籍题材看思想嬗变、聚焦个案看时代潮流、从书籍翻译看文化交流三方面具体论述书籍史的量化方法在教学中应用所具有的广泛价值,及在演绎思想文化嬗变、交流、传播、影响等内容时拥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很好地避免以往在思想文化历史教学中出现的“重视思想文化内容,忽视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问题。

彭茜(浙江大学附属中学)以“两次鸦片战争”为例,通过贯通历史逻辑、教材文本逻辑和学生认知逻辑,淬炼教学立意,尝试从人的“视界”角度重新认识两次鸦片战争,尤其是“视界”与战争结局、民族命运之间的关系,从而探索战争史教学的新样态,并对战争史教学“宏大叙事”与“细节描摹”、“战争狂澜”与“思想微澜”的辩证关系进行反思。

点评环节,邵清老师肯定了各篇论文所显示出的学术功底、敏锐的学术视角及不断探究的学术习惯。在逐篇对论文进行问题分析与指导之后,邵老师指出,我们今天讨论的虽是中学历史研究,但实际上是三个逻辑的关系,即学科的发展逻辑、教材的叙述逻辑和学生的学习逻辑之间的关联。历史教学的开展以学科内容为载体,有逻辑性的教学内容选择是我们开展教学的基础;统编教材唯有研究其叙述逻辑才能把握内容实质;学生的学习逻辑的研究决定了我们的教学有效性。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追求学术发展的逻辑往往成为自觉的行为,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研究教材叙述逻辑和学生学习逻辑的重要性。一个完美的教学设计、一个教学的研究应是这三者的和谐统一。



第三分组论坛的交流围绕作业和材料题的设计展开。由李月琴老师主持,刘新宇老师担任点评嘉宾。

首先,郭岚(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上海闵行田园高级中学)带来了 “双新”背景下高中历史假期作业多元化设计研究。她认为假期作业作为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补充,能够突破日常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养成。假期作业中的拓展型作业可以是多元化的,比如社会实践型的参观考察和口述采访,资料查阅型的读书报告、观影报告,创新合作型的剧本创作与表演,设计得当的假期作业也可成为师生沟通的良好渠道。同时,假期作业还可作为学生学业评价的一种方式,突破以考试为评价标准的评价体系,作为“双新”背景下的一种尝试和探索。



接着,管夕茂(上海市松江二中)分享了自己从张耕华老师《“史料教学”三题——再对中学历史史料教学提几点建议》一文中所获得的设计灵感,以教材《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一课的“学思之窗”中的“选文”和史籍原文对比为切入,利用史料的“主体性”特点,构建学术情境,进而创造基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的考查空间。



李晶(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设计的材料题:“棉花帝国—资本主义全球史”,意在借斯文•贝克特全球史叙述的视角厘清国家史与地方史之间的深刻联系,将“古今贯通”的命题原则结合起来综合考查“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在创设的“棉花帝国”新情境下,既考查棉花为何能够改变世界,将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殖民主义与去殖民运动等串联起来,又考查了资本主义是如何利用棉花“塑造”整个世界的,题目设计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发展性思维和整体性思维。



袁小琴(四川大学附属中学)带来了材料题《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就明清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白银货币化”这一必备知识点进行检测与反馈,希望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在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方面能有所培养。题目设计的核心价值在于,希望学生通过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这一历史现象,思考明朝清时期商品经济发达的“盛”,与为何没能像西方那样实现近代转型的“危”。 



田金宗(上海市实验学校)以《康有为自编年谱》作为材料题的设计资料。虽然《年谱》作为传统研究戊戌变法的重要史料之一,因其是后世记载而非现场的二手史料,部分历史可信度存疑;不过对于研究戊戌变法思想的形成发展,康有为个人对自己和对变法的看法,仍然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材料题以康有为的人生轨迹创设19世纪后期的时空情境,同时聚焦《年谱》与其他相关记载的差异,创设对《年谱》中史事记载的研究情境,力求以史料作为载体,以史料实证为基础,以时空观念为思维方式进行历史解释。



点评嘉宾刘新宇老师对诸位年轻教师基于史料的作业设计表示了肯定,指出各位老师不仅做到了设计结构完整、形式规范,而且设问能够有效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可取性。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理解和提升作业设计能力,刘新宇老师做了题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命题及作业设计》的微讲座,围绕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学业水平考试的主要原则、材料解析题命制的建议、关于作业设计的想法四方面展开。她指出,学业水平考试的原则有三:以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考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具备程度为目标、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重心。材料解析题包括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等三种主要表现形式,是为适应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基础教育评价改革而设置的题型,旨在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结合具体的题例对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分别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和指导。而作业有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两类,其中课堂作业要依据课标,面向全体学生,形式可以多样,难度不宜过大,总量也不宜过大,其目的是在课堂上通过作业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巩固课标里所点到的最重要的知识,建构历史知识的体系,以提升学科的核心素养,实现作业和学习的同步;课后作业主要是为了巩固课时的重点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还有单元知识框架的构建、认识和应用,应注意体现综合性和思维的探究性、情境的开放性,同时倡导课后作业布置的时候要考虑到分层、弹性和个性。



论坛的最后,主持人李月琴老师进行了热情洋溢的总结发言,对母系未来更多地举办此类交流活动表示期待,对青年教师们寄予了殷切期盼。参与论坛的老师们也纷纷表示,通过同侪互评和嘉宾点评结合的方式收获很大,非常感谢系里对毕业生职后发展的支持与帮助。


正如孟钟捷处长在开幕式上表达的那样,毕业生的成功才是一所学校的成功。期待我系在基础教育行业从教的毕业生们继续关注和探究教育前沿问题,展现永立潮头的气概和研究型教师的气质,为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推进,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供稿:叶冰倩、黄芸、洪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