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讲座回顾 | 徐健:历史学家与19世纪初普鲁士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9

2020525日晚,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系党委书记、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徐健教授受邀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做题为《历史学家与19世纪初普鲁士改革研究》的讲座。本次讲座是华东师大大夏世界史讲座“德国史前沿”2020年春季学期的第二讲,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系主任孟钟捷教授主持。讲座延续了第一讲“云端”视频连线的方式,以开放的平台吸引了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等院校近三百位老师和同学参与。

徐健教授是德国史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专长于普鲁士官僚制度史、中德关系史以及全球史研究。本次讲座的主题是历史学家与19世纪初普鲁士改革研究,主要包括改革对德意志历史的意义建构、改革研究的史学范式转变、历史学家与改革研究的核心问题三部分。

 

    首先,徐健教授指出在历史学家研究和讨论历史事件的背后有强烈的时代诉求,即通过历史研究来构建政治、族群、文化、知识体系认同,重新发现对当下和未来有意义的历史主题。普鲁士改革在德国历史上产生的影响可以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后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相关研究重新激活了人们对改革的记忆,以构建民族国家认同、表达德意志人民的爱国情感。第二阶段为1848年革命失败之后。此时期的历史学家有意识地在学术领域构建不同于西方(尤其是法国)的自由主义。第三阶段1871年德意志帝国统一后。纪念改革成为凝聚德法战争所掀起的民族感情的手段。整个19世纪一直到二战结束,德国的主流历史学家致力于揭示改革的历史意义,并为改革定调。

 

 

紧接着,徐健教授讨论了改革研究在研究对象和叙事方式上的三次史学范式转变。

第一次是由历史主义学派转向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历史社会科学。历史主义学派强调人物的主观能动性和对当下历史的创造意义。历史社会科学派则相信人物背后更广阔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运动。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现代化理论在德国的兴起。德国的现代化理论借鉴了美国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注重研究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强调历史发展的趋同。随后徐老师着重介绍了比勒菲尔德学派的“防御性现代化”。 该理论强调国家主义权威对德国政治发展路径的影响,完美演绎出德意志特殊道路理论,以此解释19世纪到二战之前的德国历史。第三次则是20世纪80年代历史主义修正派和概念史的流行。该学派更注重具体事实而非为事实定性。

最后,徐健教授提及了行政改革研究的过去与未来,包括“行政自由”高于“宪政自由”、传统制度史研究、国家-社会二分视角等。

在提问环节中,徐健教授耐心地一一解答了关于 “历史亲历者与历史事实及史实解释关系”、“德国历史学家思考国家构建及政治史传统”的问题,令同学们受益匪浅。徐健老师由浅入深、一气呵成并十分全面地阐述了19世纪普鲁士改革研究复兴对德意志历史意义建构的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简明地揭示了历史研究范式的转变和发展路径,深入地探讨了历史学家与改革研究的核心问题。通过对历史解释的理解,同学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德意志历史本身发展的理解,讲座在与会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