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文史哲青年教师举行经验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2-11-24

20221116日、18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青联会、历史学系青联会、哲学系青联会、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学术与成长:文史哲青年教师经验交流会”于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室成功举办。两日间总计四个单元的经验交流会共吸引了来自中文系、历史学系、哲学系及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的数十位教师与会交流,现场交流融洽,气氛热烈。



1116日上午,交流会第一单元“课题申报经验分享”在5303举行,由中文系教授凤媛老师主持,中文系教授朱志荣老师、历史学系教授谢国荣老师、哲学系教授朱承老师进行了主题报告。

朱志荣老师分享了自己参加工作以来申请项目的种种经历与经验,提醒与会教师在进行项目选题的时候,应最大限度减少分歧,尽量规避争议主题,以降低其他因素对课题申报的影响;选题应集中于自己平时所关注的领域,进行深入且全面的文献综述,在熟悉学术史的前提下才更有可能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而能言简意赅地从中提炼出有价值、有意义的创新点;课题论证过程中,回答问题要讲究顺序和逻辑,应紧扣主题,抓住核心问题;另外,参考文献部分应深入全面、准确体现主题且宜多向同行专家请教;同样应该认识到课题的申报是持久的工作,应多花时间和精力进行打磨和完善;最后,朱老师提示大家,在课题申报过程中,论述要清晰、创新点要明确、论述要有逻辑、文本排版要清爽且一目了然,这些问题都有可能是最终决定课题申报能否通过的关键因素。



谢国荣老师指出,在现行制度下,课题项目的申报可能是伴随着高校教师终身的重要问题。所以,在各级各类的课题项目中,应有针对性、有所取舍的进行申报,并且可以着重关注“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全方位进行综合考察与选择;其次,结合自身曾作为通讯评议的经验,谢老师认为课题申报的成功与否,固然会受一些其他因素左右,但是那些令人“怦然心动”的选题往往会事半功倍,申报者对所牵涉领域内经典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最新成果的收集情况也是影响课题申报结果的重要因素;最后,谢老师再次强调,申报课题与开展研究几乎对于每个教师来说都是终身研究的一部分,所以在青年时期课题申报之初要进行相对大胆且长期的规划,既有五年内的短期目标,还要有远景上的设想与追求。



朱承老师分享了他关于“课题申报”相关的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申请课题”,教师申报课题要明确个人申报的目的,既应避免“唯项目是举”过分功利地大量申请课题,亦应避免“千帆过尽,唯我兀自不动”完全不去申请项目,做好平衡,为自己的教学和科研营造相对好的客观环境,既适应学校的考评方式,也为个人学术阶段的变化提供外在动力;第二个问题是“申请什么样的项目”,朱老师建议青年教师在做讲师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目前研究阶段的项目层次去申请,循序渐进;第三个问题是“如何申报项目”,人文类项目选题应注意抒情与写实之间的张力,把握选题的新颖程度,同时做好申请项目前期基础的丰厚积淀,进行一些论文发表之类的铺垫准备,至于项目论证的内容与环节不必过于纠结,充分体现出申请者的学术基础及相关水平即可。



在三位报告人的主题报告结束后,主持人凤媛教授进行了总结。凤媛老师指出,本次活动对于今天到会的老师们来说,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经验交流,更是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自己的学术初心,要学会进行终身的学术规划。



在交流与讨论环节,哲学系副教授牛文君老师、历史学系教授王进锋老师就“课题申报的标书情况”“课题成果与出版”等问题同三位报告人及其他与会教师进行了积极热烈的交流。

同日下午两点半,“学术与成长:文史哲青年教师经验交流会”第二单元在人文楼5303顺利举行。本场交流会的主题为“论文发表与国际交流”,由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研究员赵崧杰老师主持,有近二十位来自文史哲的的青年教师们出席。



第一位报告人是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与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的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金雯老师。金老师首先为大家详细分析了国内各文科专业期刊与综合学报运行的制度模式与特点,并点明了当前专业期刊投稿周期长、审稿严、受稿少的客观困难。但同时,金老师也鼓励大家在做好心理准备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做学问,坚持自己的洞鉴。同时,她也强调了选题的重要性,提醒大家要“两条腿走路”,即在坚持自己兴趣方向的基础上,也可以关注一些呼应时代热点的学术潮流问题。国外的期刊发表,往往带有一种现实关照,比如美国学术界对“中国视野”、“美国内部的多元民族文化视角”等议题往往抱持有更大的兴趣。而谈及国际交流,一方面,金老师认为我们应该把握国际学术会议上的交流机会,而且一些参会的期刊主编往往会在此类场合中透露他们的征稿需求。另一方面,她也指出目前国汉院与一些海外高校建立有长期的学术交流平台,因此单纯的交流访学其实不难办到。



接着,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朱晶老师也分享了她对国际期刊发表与学术交流的一些心得。她指出,在国际期刊发表的流程中,语言其实并非最重要的因素。事实上,他们的审稿非常严密,小到脚注的引证逻辑与准确性都会被细致审查,因此一定要注重研究与写作的规范。朱老师也特别提到,就学术方面,国内外所关心的议题有时是不太一样的。国际刊物非常强调研究结果的普遍性,而国内刊物往往会讲求研究成果的现实启发意义。尤其是研究中外比较关系的学者应该认识到,中国问题的特殊性并不能构成研究的特殊性。我们必须考虑,自己所提供的新的理解框架与成果,是否在通用的国际规范语境下也能普遍适用。最后,朱老师也鼓励大家要耐得住寂寞。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文章见刊时的那份喜悦感,正是支撑学人们在学术道路上辛勤耕耘的宽慰与动力。



最后一位报告人是来自历史学系的张锐老师,他热诚而风趣地向大家分享了自己长期在意大利的求学生涯与研究经验。张老师认为,特别历史类刊物的发表,国外的期刊更注重理论分析的简洁明了,它要求我们直截了当地把问题讲明白。总体来看,西方学术界还是比较欢迎有中国学者从中国的视角来谈论中西关系、中外交流等问题。另外,张老师结合自身曾在西方各档案馆里苦读1718世纪原始手稿的经历,特别强调除了学术规范的严谨细密外,写作论文时一定要掌握有一手资料。尤其是研究世界史的学者,应注重研究对象本土的已有成果与相关史料,而不能只局限于英文世界。因此小语种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掌握二外的基础上,他也鼓励大家与国外高校的教育体系接轨,尝试三外、四外的训练。最后,张老师认为出国交流是非常宝贵的人生经历。我们可以体验到不同国家的特色与生活方式,接受不同风格的教育,学一门新语言,乃至扩大自己的人文视野与就业机会。



在自由讨论环节,三位报告人老师与在场的其他青年学者们就学术研究的话语权、各类刊物的审稿周期与标准、如何建立双向平等的国际学术同盟等问题展开了充分讨论。本场交流会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幕。

1118日上午,第三单元交流会教学问题与经验在人文楼5303举行。在开始之前,主持人历史学系黄爱梅老师就青年教师在初步踏入大学教育的困境,希望三院系的教师们可以在教学、包括跟学生相处的关系以及课题申请等方面提供一些经验。本次交流会获得了青年教师们的踊跃参与和热烈欢迎。



首先是来自中文系的刘阳老师,他曾多次获得华东师大优秀任课教师、最受学生欢迎课程奖项。刘老师在第一点就提到了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平衡问题。在新教师刚开始入职的时候,需要将教学作为基本原心,并向现场青年教师提出要求:能不能在三年之内牺牲部分教研时间力求站稳讲台为先。教学口碑是一个老师最重要的第二点,在一定的时间后,教学和科研可以相互结合。如在面对学生答疑过程中,遇到难度较大的本质问题,老师自然会回去深思与探究。“这些答疑中的火花实际上保证了我们学术科研的深度”,刘老师如是说,直指青年教师们在站稳讲台后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核心道理。第三点,如果要得到学生的认可,老师自身吃透内容、概念、内容和精神是最低底线也是最高境界。第四点,教师需要思考这门专业课对日后并不从事本专业深造的同学来说,能获得什么。即在备课中考虑“撒开网”,在例证的宽度和广度上满足教室内所有同学日后可能的需要。最后一点,刘老师强调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之间的重要因果关系,比如青年教师可以将“段子”“曲艺”等语言智慧有机融合到课堂中去,避免“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的尴尬。



接下来是历史学系的董佳贝老师分享自己从事教学的点滴感悟,并且表示对刘阳老师提出的五点问题深有同感,同时希望刘老师可以多举证一些教学实例以供各位老师学习。董老师所承担的《中国古代文明》课程作为大类培养的基础课程,斩获上海高校青教赛人文社会科学组的特等奖,其分享如下:首先,青年教师在教学方面的进步与成绩是与历史学系的培养机制与领导关怀是分不开的。如教学督导在听课后对教师的组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板书与幻灯片设计的中肯建议,教研室前辈在教学生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对青年教师们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其次,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将丰富的教学内容进程有效呈现?集体备课的协调性优势就有所展现,课程开始前的教学进度精细划分、课中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课程结束后与合作教师的复盘反思,这样良好的教学氛围与默契的配合是青年教师进步的。再次,董老师十分鼓励各位青年教师参加各级教学大赛。结合自己“以赛促教,以教促学”的参赛经验,近十个月的备课反复打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董老师提出技巧是次要的,核心是在课程教学大纲的指导下,真正挖掘教学深度,这才是教师们参赛的关键意义所在。最后,董老师呼吁各位青年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需要一直抱有热爱教学的情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董老师以这句教学名言点出:作为青年教师,自己心中必须要有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形成自己特色明显的教学风格,才能更好激发学生的兴趣。

最后是哲学系的张留华老师进行经验分享。在如何进行一门抽象的哲学课程教材的编写、课程的开设上,张老师以自己独立设计的课程《说理的学问》为例为各位老师分享自己的开课经验。首先,确立课程的目标。本课程在知识层面上,希望学生掌握说理评价的方法,在写作层面上,论文就是最典型的深度说理。其次,明晰课程思维倾向,培养学生坦诚、严谨、克制的说理逻辑,训练学生的思辨逻辑推理。最后,课程开设需要结合专业领域和通俗知识,如将逻辑思维融入学生的学术写作,以基于推理分析的对话融入现有报刊媒体上的各类说理案例,从而呈现一门完成的课程。张老师也谈到教学与科研两者共存的矛盾所在,从两者孰重孰轻,张老师给出了自己的解释:第一,借助教学把自己所关心的问题思考透彻,不仅局限于本专业的知识,通过自我反问和学生追问将教学相关周边问题一并解决;第二,教学中也会将抽象哲学问题与日常生活“接地气”提供平台,因为哲学学者不仅要关心职业群体的专业热点,同时也要关心大众热议的话题,如何提供哲学式的回答与贡献。



三位老师分享完毕后,各位青年老师踊跃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赵崧杰老师就提出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特别是“拼盘”讲座课程,如何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专业发展与线上课堂相结合的问题?黄爱梅老师提出可以在课程前期加入小测,课后加强与学生的多种平台方式的联系。来自中文系的丁红旗老师十分认同三位老师对教学内容透彻的要求,他以自己教授的《长恨歌》为例,认为吃透文本后才从时空定位上深化学生对白居易叙事诗的理解。哲学系徐竹老师提出大类培养课程的大班开设则需要足量的助教团队辅助教学,讲授只是一个方面,助教的答疑、作业批改等也是课程效果的重要保证。思勉人文院副院长李文杰老师提出面对一百多人的大型通识课程,如何平衡知识的深度对学生的适配度的疑问。黄爱梅老师认为各位老师可以先了解相关高中课程和教材,再把握教授知识的深度。历史系新进教师谢国荣老师分享了武大的历史系课程,即专业必修、专业选修和通识选修课,不同专业间会打通壁垒,互相开设课程,虽然课程设置较为简单,但会在大一就为武大本科生配备导师,并需要完成三篇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学术培训。各位青年教师就自己疑问和经验进行热烈的分享和讨论,本次青年教师经验交流会在教师们的收获满满中圆满结束。

同日下午,第四单元活动——新文科背景下的跨学科合作:教学与科研——在人文楼5303会议室举办,主持人为哲学系徐竹副教授,报告人分别为来自中文系的汤拥华教授、历史学系的梁志教授、哲学系的张容南教授。中文系丁红旗老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赵崧杰老师,历史学系李文杰、杨光和刘敏老师参与了活动。



汤拥华教授的报告,探讨了新文科的可能性。汤教授表示,他认为跨学科的想法很好,但是落实起来很难。在研究中实现学科交叉,这是研究生及以上的程度才能做到的,对于本科生来说很难。通识教育与人文专业的关系究竟是什么?都有待于在具体语境中进行探讨。随后他分析了以罗蒂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在跨学科上的努力,如:建立文学批评的跨学科模式等。他还提到,上世纪30年代,在罗蒂本科所就读的芝加哥大学中,一批学者认为:人文学科有模仿自然科学的趋势,这是不正确的,于是决定开设一批人文经典阅读课程,并成立人文跨学科委员会。他们把人文科学划分成以下几个部分:古典的语言学、思想与方法分析、文学与艺术比较研究、人文历史研究。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思想就从教条主义变为了多元主义。随后,他还讲述了罗蒂从哲学学科到人文学科的教授的身份变化过程,以及他实践跨学科的过程等问题。



梁志教授结合自己的教学与研究经验,阐释了新文科的内涵。他认为,目前的跨学科其实着重于是教学,而非科研。随后,他介绍了目前学界关于新文科的三重定义:第一,跨学科;第二,新技术;第三,以需求为导向。他提到,从一个方面来看,学科分化有助于研究程度的加深;但从另一方面看,事物本身是整体,不能分割。所以现在存在一个矛盾:一方面研究需要深化,另一方面研究又需要融汇。梁志老师指出:所谓跨学科,首先就需要寻找多学科的支持来解决问题;其次是以问题导向,研究者不分彼此地解决问题。梁老师认为,跨学科的研究在体制内是存在壁垒的,不过在教学方面是可以做到跨学科的。他还介绍了思勉班的建设经验,如在课程上邀请多学科老师共同授课等。最后,他还指出:研究者在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与教学时,要敢于暴露自己的弱点。



张容南教授的报告主要围绕应用伦理学的学科建设。她首先介绍了应用伦理学中的医学伦理学,张老师认为:虽然这门学科看起来很应用性,但其实牵涉很多基本的理论问题。此外,她指出:对研究者来说,应用伦理学牵涉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其实是很难掌握的,所以在教学研究时常常感到有不足之处。在国内,很多交叉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而伦理学研究者却相当缺少相关知识,这就不得不倒逼研究者去补足。她还介绍PPE课程等方面的问题。

三位老师的报告结束后,与会的各位老师就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


撰稿:刘钧龙、钱泓霖、汪林峰、徐逸帆、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