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本科教学成果巡礼·教师篇(二):喜报l我系教师董佳贝获得第五届上海高校青教赛特等奖
发布时间:2022-11-30

近日,第五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落幕,我系青年教师董佳贝斩获人文科学组特等奖。这是继范丁梁老师在第四届上海高校青教赛获一等奖后,我系在这一重要奖项上的再度突破!华东师大历史学系一贯注重培养和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充分发挥系内经验丰富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组织教学沙龙、教学研讨会、集体听课等方式不断打磨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同时鼓励青年教师以赛促建、以赛促教,将“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到本科课堂教学中,积极完善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技巧。在备赛期间,系内高度重视并给予最大支持,安排黄纯艳教授、李文杰教授、沐涛教授等对教学设计、框架构思、教风教态等方面进行指导。

董佳贝副教授的研究方向为妇女史、历史文献学和明清史,她立足科研卓越追求教学卓越,其课程素以内容丰富和生动有趣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备赛期又时值上海疫情爆发,董老师克服种种困难,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这个奖项也是对她十余年辛勤教学生涯的完美注脚和巨大鼓舞。2022年11月22日《劳动报》教育版以“让历史课堂长存‘温情与敬意’——记华东师大历史学系副教授董佳贝”为题进行了整版报道。董老师着力营造“重回现场”式教学场景,以“极限”挑战激发自己在比赛中展现“更强力量”,更重要的是通过“有温度、有故事的课堂”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焰。


(图为董佳贝老师参赛照片)


董佳贝

一场10个多月的马拉松结束了。经历了长时间的极度疲惫与高压后,有些许如释重负。在备赛过程中,面对从参赛课程《中国古代史(下)》中选取20个20分钟教学节段、完成20个45分钟教学设计、撰写20个教学详案、制作20个ppt等巨大而繁琐的工作量,常常会因遇到难以突破的瓶颈而严重质疑自身能力,每每濒临崩溃边缘。这种痛苦,也只能自己去感知和平复。

能够坚持到走上决赛讲台并取得好成绩,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

感谢校工会、教务处从备赛到决赛为选手们提供了方方面面的组织、保障工作,特别是多次聘请校内外名师专家进行磨课。沐涛教授、陆靖教授等专家尽管事务繁忙,但每次总是慷慨允诺、拨冗前来,包括封控期间的线上磨课。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技巧,精准而犀利的点评对我们的水平提升有着非常大的促动。工会、教务处的各位领导也全程关注、参与、陪伴备赛和比赛,给予指导和关怀。

还想特别感谢的是历史学系对我们青年教师的大力培养。系里对教学工作非常重视,鼓励青年教师在教学方面花时间下功夫去钻研,并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多个平台。王东书记、梁志主任、瞿骏副主任、黄爱梅副主任、王应宪副书记等系领导对我的参赛一直给予很大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王东书记在比赛前让我放下包袱,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教学督导郑寅达教授在我入职的九年中,每一次听课后都会予以详细的指导,提出改进意见,鼓励我进步成长。中国古代史教研室的牟发松教授、章义和教授等前辈们在教学和学术上的引领示范作用,也令我能不断汲取宝贵经验,用于教学实践。

此外,最想感谢的是指导老师们,特别是第一指导老师黄纯艳教授。尽管黄老师的科研、教学事务非常繁重,但还是倾尽全力承担起对我的指导工作,付出了极大心血。从教学节段的选定、查找海量文献和图片资料,到设计课程框架、撰写详案、PPT制作,再到逐一练习、打磨20节课等,修改无数次,推倒重来也不鲜见。所有这些,都离不开黄老师的精心指导。在遇到难关时,黄老师的启发总能令我拨云见日;比赛中的很多亮点,也都得益于黄老师点拨后的醍醐灌顶。

通过这次高水平的比赛,我得以审视教学中的诸多不足之处,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期许未来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在三尺讲台上匠心育人、奉献自我。

 

本届青教赛由市总工会、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主办,市教育工会承办,上海师范大学协办,旨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上好一门课”为理念,以“匠心·树人”为主题,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相结合,注重“课程思政”改革,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引领教师当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推动打造一批教育理念先进、热爱教学的教学带头人,争做大先生、研究真问题,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典范,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助力打造特色一流的上海高等教育。该奖项历经校级的层层选拔,沪上56所高校的257名优秀青年教师报名参加本次比赛。由49名本市各高校相关专业的全国、上海教学名师和知名专家教授选最终评选出特等奖7名,一等奖21名,二等奖42名,三等奖70名,优秀奖10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