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博观文明镜像 发展深度思维——我系深度参与第三届高中历史统编教材说课比赛
发布时间:2021-12-02


20211124日,“博观文明镜像,发展深度思维”为主题的第三届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即择性必修教材说课比赛在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隆重举行。本届比赛,旨在贯通新课程,衔接新教材,着力素养理念的落实,探索契合新教材“博通”“专精”特点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拓宽视域以博观文明镜像,开掘视角以发展历史维。本届比赛由刚刚成立的华东师范大学大中小历史教育研究与实践基地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上海市历史学会、上海市世界史学会、上海市历史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上海市高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共同主办,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承办。现场观摩的教师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学校、青浦区吴国章历史特级教师工作室、虹口区付文治历史学科培训基地、徐汇区姚红历史名师工作室,线上约9千多位中学历史教师、在校师范生等也观摩了比赛。

 


课程标准规中历史课程采用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必修课程设计为一个模块,即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选择性必修课程设计为三个模块,旨在引领学生从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等不同视角,更为深入地认识中外历史的变迁。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教材多维度、多面向、多层次呈现人类历史的演进过程及文明成果,是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的拓展与层递。在结构设计和内容安排上,选择性必修教材既关注学生历史学基本知识的提高,又重视学生获取历史知识能力的培养,对广大中学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挑战。本届说课比赛贯通选择性必修教材,其环节依循《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而展开,主题选自三册教材重点问题、核心问题以及新问题

比赛开始前,华东师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校长袁芳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与终身教育发展部部长李志聪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陶飞亚先后代表承办方与主办方致辞随后,十二位教师以说课形式展示了他们对新课程和新教材的思考与理解。十二说课计,十二套教学文案,聚焦核心素养提炼容主旨,整合教学目标,渗透学史体现育人价值十二位说课教师重学理和逻辑重目标和策略重新意和亮点在展示个性思考、理解教材文本、捕捉课程焦点确定教学切口、整合宏观与微观、运用学术热点弥补教学空白点等方面,展示了他们的表现力和呈现力给予广大中学教师以诸多借鉴与启示。

 


经过专家,最终评选出各类等第奖项静华、顾博凯荣获一等奖庆彰、向胜翔、王祖康、杨获二等奖王莹、王超、杨冰、俞颖杰、余兆木、叶朝良荣获三等本届说课比赛在落实和推进“双新”背景下举行,就如何理解新课程、用好新教材,开启新思路,开掘了新视角,给人以新启示

 


中学历史课程的科学性与时代性,离不开大学历史教育的引领。突破大中学校学科育人的藩篱,通过纵向的贯通与合作,将大学的学术理念传递至中学,这是自2019年以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举办基于统编教材说课比赛的亮点和特色,也是刚成立的“大中小历史教育研究与实践基地”未来要坚持的方向。为此,我系教师梁志、朱明、顾卫民、陈江、张耕华、李磊、赵晋等教授深入参与教育集团创设的“贯通、启新——选择性必修教材怎样教”项目化师训课程,就三册选必教材中确定的若干主题开设专题讲座。之后,再对中学教师在聆听专家讲座的基础上,通过阅读经典,凝练主旨、预设目标、构建说课支架所撰写的教学设计进行指导。截止说课比赛举行日,项目化师训课程已展开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说课比赛现场,我系副主任、东师范大学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副院长瞿骏教授和我系世界史教授、上海市朝鲜半岛研究会副会长余伟民老师进行了家点评。瞿骏教授肯定本届比赛的难度、厚度与新鲜度分析了说课教专精与宏阔的特色指出了选择性必修教材纵横勾连特点余伟民教授则“如何讲好选择性必修教材”的角度,总结了本届说课比赛体现出的“一贯通,二整合,三拓展”“备课三部曲”同时,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历史学对促进历史教学的基础作用,瞿骏教授建议广大中学教师还应在聚焦详略重组逻辑把握史料运用的多元性、区分史料与论著的区别、关注历史细等问题上多下功夫。余伟民教授则建议说课师应意历史阶段的区分,注意殊与一般、微观与宏观的把,强调了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本届说课比赛反映了基于中学历史新教材开展项目化师训课程的必要性,在将大学历史研究的学术成果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高层次的专业研学,高水平的课程研训,促进了中学历史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和专业化的发展,也使得大学教授了解了中学历史教育的现状,有利于实现大中学校历史学科育人的有效对接。

2019年以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连举办了三届基于统编教材的说课比赛,逐渐形成了系统性、实践性、学术性、课程性和辐射性的特征。新成立了“大中小历史教育研究与实践基地”将继续抓住这一合作契机,在参与广大中学历史教师推进“双新”实践方面发挥引领和示范效应的同时,助力本专业师范生卓越人才培养,实现历史学科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