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20211215日,第四期大夏世界史系列讲座“思勉班”“历史+”跨学科讲座在历史学系1206会议室举行。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艾斯丽(Asli Berktay)老师为同学们带来题为“抗衡19世纪巴西的‘社会死亡’——萨尔瓦多城获释非奴的家庭、社群及人际网络”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历史学系张锐老师主持,我系朱明老师、外籍教师Tim老师参加。

艾斯丽老师的研究围绕环大西洋史、巴西史和非洲移民史,具体以19世纪巴西获释非奴为研究对象,探寻这一特殊群体的人际网络和自我认同问题。讲座伊始,艾斯丽老师引入了“Alforria”这一概念,在巴西被奴役的非裔群体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获得人身自由,成为新的自由群体“libertos”。这些获得自由的非裔为寻求归属感,他们在社区、家庭及亲属关系等方面努力构建自我认同,并力图重新定义个人关系网络,最终在大西洋区域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群体特色。



在探讨这一主题的具体问题前,艾斯丽老师为同学们着重介绍了学术研究中的方法。首先是新史料的应用,艾斯丽老师关注到19世纪该地区人群的大量“遗嘱”,这些材料曾由于官方限制未能完全开放,在学界鲜有关注。但这些具有传记功能的个人遗嘱实则具有研究价值,可以反映当时大西洋地区非裔群体独特的宇宙观和价值体系。同时阅读这些新材料有助于纠正对巴伊亚社会历史的错误推测,对重新发现该地区被边缘化的等级制度大有裨益。

其次,艾斯丽老师还分析了以巴西巴伊亚州首府萨尔瓦多城为研究中心的意义。作为真正的临大西洋城市,萨尔瓦多城拥有特定的民族构成、社会关系,尤其是具有奴隶社会的典型特征;同时这一区域位于跨大西洋的贸易网络中,可以为研究城市生活和天主教的结合、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互动等问题提供有代表性的样本。讲座中老师通过自身研究经历向大家展示了全球视野下的世界史研究方法,让在场的同学们受益良多。



随后,艾斯丽老师着重讨论了巴西非裔在身份认同中面临的“社会性死亡”(social death)问题。非裔在摆脱被奴役身份后原有的社会身份瓦解,而他们急需重新定义人际间的关系网络,于是通过亲属关系、社区建设等形式构建新的身份认同。艾斯丽老师特别强调,这些获释非裔原有的“非洲性”因素在塑造新身份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艾斯丽老师还通过深入解读名为Vlana夫妇和Joaquim的两份遗嘱资料,为大家还原了19世纪巴西获释非裔的具体社会生活状况。



此次讲座为全英文讲授,引起了在场师生的浓厚兴趣。讲座结束后,艾斯丽老师还与众人就巴西获释非奴的“社会性死亡”、研究中应用的“遗嘱”史料、非裔群体出生地和社会文化演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供稿:叶芷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