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志存高远,笃行求知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思勉班”两周年记
发布时间:2022-05-26

 

2018年教育部正式提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四新”建设以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以下简称历史学系)把握新的时代特征、基于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和教育理念,依托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获评A+B+的世界史与中国史两个一级学科,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作为践行“新文科”的重要抓手,于20204月正式成立“思勉班”。历史学系积极探索以“筑基”“融合”与“提升”作为主要特征的立体化路径,着力打造“历史+”TSM创新培养体系(详见下表),通过实践、空间和人塑造历史学现代学科本位认知,使用“跨”“超”“多”的复合模式,培养具有团队精神、拥有科学认知、时刻关注心灵,能够承担学术、育人和传播三大使命的复合型创新史学人才。

中图为华东师大历史学系终身教授吕思勉先生,左右图为20192020“思勉班”开班仪式

“历史+TSM创新培养体系

 

筑基:立足学科本位,强化基础技能

中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一场“质量革命”,着力推进“科研育人”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因此如何立足学科本位,全面强化学生的史学研究基本功,探索史学研究实践的新方案是当前最迫切的问题。历史学系为“思勉班”构建“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导师组”三级管理体制,针对“思勉班”设置具有灵活性和研究性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建设一批以一手文献研读为主、前沿性较强、难度较高的进阶课程、荣誉课程和本硕联通课程,注重学生学习的进阶性和延续性。采用 “多对一导师制”,由知名学者担任学术班主任,并遴选中国史、世界史各三位教师组成导师组,将生师比保持在3:1甚至更低。在课程教学之外,通过常态化、高频次、建制化的导师专项指导活动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筑牢史学研究基础。将“田野调查”拿出列入单独的“史学实践”版块,加入“学年论文”形成全新的读书笔记——研究综述——学年论文——学位论文“四段式”学术训练,覆盖史学各类写作体裁,并将对学生的要求具体化至每学期或每项任务,力求全方位和全过程培养。与此同时,借鉴世界著名大学普遍设立的写作中心训练流程(构思——起草——润色——精炼),开设“写作能力训练工作坊”注重从准备文献、构思论点、草拟结构、初成略稿到反复修改、精准校订、终至完稿的完整训练。两年来,“思勉班”共进行定期导师活动30余场,举办“立己达人卓越育人系列讲座”“当代中国与世界系列讲座”“思勉班开班讲座”“导师公开课”等各类学术讲座近20场。新建和改革各类进阶、荣誉和本硕联通课程近10门。

刘啸·导师活动之研究综述汇报

金蕙涵·写作训练工作坊


部分导师活动主题

漫谈读书和治学

读书笔记写作指导

答疑解惑

年终师生总结会

期刊综述写作指导

阅读和写作

中国近现当代史研究综述写作指导

世界史研究综述写作指导

古籍版本知识

漫谈本科阶段的外语学习

学术写作培训

档案与史学研究

写作训练工作坊主题

主讲人

训练主题

金蕙涵

学术写作

金蕙涵

学术演讲

金蕙涵

个人读书汇报及师生评议

金蕙涵

读书笔记写作一对一指导

 

 

学术讲座合影

左图为许纪霖·智商、情商与志商:如何成就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生

右图为孟钟捷、李孝迁、唐小兵·青年史学工作者的成长之路:相隔二十五年两代人的师生对话

葛兆光·把中国放进世界:什么才是好的历史研究?

李剑鸣·理论、语境与历史解释

黄纯艳·宋朝文明向东亚诸国的传播

 

部分学术讲座

主讲人

讲座主题

类型

张耕华

一位纯正而独立特性的史学家——记吕思勉先生的生平、著述与治学经世

第一届“思勉班”揭牌仪式暨学术讲座

许纪霖

智商、情商与志商:如何成就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生

第二届思勉班开班仪式暨学术讲座

唐小兵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学术传统回顾

“思勉班”导师见面会讲座

孟钟捷、李孝迁、唐小兵

青年史学工作者的成长之路——相隔二十五年历史学系两代人的师生对话

立己达人卓越育人系列讲座

夏亚峰

冷战和平终结30年:西方学术界研究状况

“当代中国与世界”系列讲座

王作跃

冷战科学外交:中美苏科技关系历史研究

“当代中国与世界”系列讲座

白建才

彭树智先生的学术之路及其对美国霸权主义的批判

“当代中国与世界”系列讲座

张盛发

俄罗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评价80年——从斯大林时期到普京时代

“当代中国与世界”系列讲座

牛军

冷战时期中越关系的几个基本问题

“当代中国与世界”系列讲座

张锐

兼容并蓄、融贯中西——对跨学科教育的若干体会与思考

导师公开课

黄纯艳

宋朝文明向东亚诸国的传播

全国线上书院卓越讲座

李剑鸣

“理论、语境与历史解释”

学术名家系列讲座

葛兆光

“中国”放进“世界”——什么才是好的历史论著?

学术名家系列讲座

沈志华

冷战国际史研究:史料解读与写作技巧——以伊朗危机为例

学术名家系列讲座

 

融合:涵养跨界思维,构建立体路径

“新文科”的教育理念要求打破学科壁垒,摒弃自我封闭模式,着力推进各学科之间的融通融合与开放式写作。“数字人文”时代也给史学研究带来了巨大机遇和挑战,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许多方面彼此融合,为文科人才培养提供了日趋丰富的方式和手段。跨学科融合既是知识本身发展的体现,也是人类社会与技术进步的需求。因此历史学系积极回应新时代对于史学人才的上述要求,在充分考察斯坦福大学基于工科跨学科学习提出的“知识孤岛—了解—欣赏—理解”路径后,创新性地设计并实践了历史学跨学科学习的IACUB理论模式(详见下表),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实践跨学科讲座、跨学科短课程、跨学科课程和跨学科课程群的“四步走”策略,旨在推动学生实现从“知识壁垒”到“意愿”乃至“理解”的飞跃。运用虚拟仿真、GIS等新技术,向学生展现国际关系学、哲学、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与历史学的交叉融合,共推出“历史+”跨学科讲座8期、“史海新舟”跨学科短课程3期。目前,“国际关系理论与冷战国际史”“中国现代传媒与知识分子”等更系统、更深层次的跨学科课程已完成前期准备,目标是构建起具有“多学科融合”效应的跨学科课程群,进一步深化IACUB模式各个节点的探索。学生的对上述课程的反馈普遍较好,科创项目和学年论文也都显示出他们开始初步尝试运用跨学科思维和理论来解决问题。

IACUB理论模式

“历史+”跨学科讲座系列海报

“史海新舟”跨学科短课程(霍仁龙·GIS与历史研究)


“历史+”跨学科讲座与“史海新舟”跨学科短课程

主讲人

讲座主题

类型

刘梁剑、唐小兵、梁志

得益彰还是双峰并峙?哲学史与思想史研究的对话

哲学

万青松、梁志

殊途何以同归?国际关系与冷战国际史研究的对话

国际关系学

艾斯丽

全球史视阈下的非裔史研究:兼论学科交叉的重要性

人类学、社会学

艾斯丽

抗衡19世纪巴西的“社会死亡”

社会学

唐小兵

学术与政治的交错——美国中国学研究的回潮与反思

中国学

陈映芳

转型社会研究的方法探索

社会学

成庆

隔离之后为何“躺不平”——传统视野里的安心之道

佛学

王明珂

在文献中作田野:史学与人类学的交集

人类学

郭晓合、李巍

跨学科视野中的世界经济

经济学短课程

霍仁龙

GIS与历史研究

地理学短课程

 

 

提升:激发能力潜质,深化史学实践

传统历史学偏重课堂教学,以经典文献和原始资料阅读为主。“新文科”并非否定传统文科,而是在“守正创新”原则指导下的一场“接续性”革命,因此新时代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应该超越传统,转向以需求导向和实践育人为核心的路径上来。针对上述情况,历史学系着力推进“以学生能力达成为中心”课堂教育改革,尤其注重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与相互促进,强化“史学实践”版块的设计,注重“田野调查”与跨专业实习相结合。通过语言能力训练、科研项目训练和跨学科田野考察等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史学实践能力,全面反哺课堂教学。历史学系联合外语学院,打造多语种学习平台,并与中文系与哲学系共同推进“文史哲虚拟教研室建设。在此基础上初步落实全员项目制,推进“师生共同研究项目”,“手把手”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整理、编译以及论文写作,不少教师还邀请“思勉班”学生加入自己的研究课题中,帮助他们更早接触专业的学术研究环境。两年来,历史学系开设了日语、法语和德语3个小语种学习班;启动了第一期“师生共同研究项目”6项,其中两项已完成(发表论文2篇),其余几项正稳步推进,已完成论文5篇(2篇待刊、3篇投稿中);与地理学拔尖班联合组织新疆暑期野外联合实习1次、启动“行走上海”系列活动。

 

师生共同研究项目(第一期)

指导教师

项目名称

项目进度

梁志

20世纪50年代美缅关系档案译介

已完成,成果待刊

游览

1967-1975年美国缴获越共/北越文件分析报告档案译介

进行中

高嘉懿

1955-1956年美柬关系档案译介

进行中

赵继珂

RIAS电台与冷战早期美国对欧洲的文化冷战研究

进行中

金蕙涵

历史学拔尖学生写作训练工作坊的实践与教育理论探索

进行中,成果待刊

梁志

历史学拔尖学生培养的跨学科路径探索

已完成,成果已发表

  

“思勉班”设立的小语种学习班(从左至右分别为法语、德语和日语)

2019“思勉班”与地理科学专业拔尖班开展联合野外实习·新疆

 

2019“思勉班”学生在新疆考察中介绍相关历史背景

(上图为新疆建设兵团:颜雪纯、张祎;下图为交河故城:夏敬淳、姜梦翔)

2020“思勉班”开展的“行走历史”系列活动·王元化学馆


多线追踪:多维度反馈人才成长,多层次完善评价体系

复合型创新史学人才具有周期长、特征多样的特质,历史学系正在探索并实施“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质量反馈体系,即多个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标准以及长短程评价相结合。多个评价主体指在教师对学生的整体评价的基础上,加入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并定期收集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反馈意见;多元评价标准指除了四年课程学习成绩外,还要综合考察学生的学术创新、育人水平和知识传播能力,涉及科研训练、教学技能、田野考察、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学术交流、价值引领等方面,在此过程中尽力避免“一刀切”式评判,注重过程性评价,同时强化对以代表作为主的“质”的关注;长短程评价相结合指考察四年学程的“短期评价”和两个“十年”的“长期评价”,其中第一个“十年”大体对应本硕博三个阶段,第二个“十年”为离开学校的就业成长期。通过上述多维度和多层次的质量反馈体系,力求在尊重学生多元化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反思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有针对性地改进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痛点。

 

教学相长:师生携手成长,效果多元展现

“思勉班”的建设过程是一段师生共同学习、携手成长和相互砥砺的过程。就教师而言,伴随着培养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完善,获得教育部、上海市和历史专业教学界的普遍认可,并在社会层面引起一定反响。获国家级、校级教改项目4项,校级教学奖项2项,在《中国大学教学》《历史教学问题》等期刊发表教改论文4篇,第一期“历史+”跨学科对话内容刊载于《澎湃新闻》的“思想市场”专栏,引发了学界和社会各界同仁的持续关注、热烈讨论和广泛好评。就学生而言,“思勉班”的培养让他们对历史由“敬畏”到“尊重”,激发出对历史学研究的热情与兴趣,在生活与学习过程收获真知、收获友情、收获成长。在西安史学“新潮”论坛、全国世界史专业本科生论坛、全国本科生励耘史学论坛、“未来之星”本研学术论坛等一系列国内具有较高含金量的学生学术论坛上取得优异成绩,撰写的综述文章发表在相关期刊,荣获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优秀学生奖,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20余项(其中主持12项、已结题4项,含国创项目1项并结题优秀)。

部分教师项目与荣誉

课题负责人

项目或荣誉名称

单位人

章义和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研究课题(一般项目)(2021

教育部

梁志

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综合改革类)(2020)(已结项:优秀)

华东师范大学

梁志

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综合改革类)(2021

华东师范大学

唐小兵

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一般项目)(2022

华东师范大学

李晔梦

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类)(2021

华东师范大学

梁志、孟钟捷等

教学成果一等奖(2021

华东师范大学

唐小兵

青年教师育人贡献奖(2021

华东师范大学

刘啸

优秀本科教学奖(2022

华东师范大学

教改论文

作者

题目

期刊

“思勉班”导师组

“新文科”理念下的历史学本科人才培养路径初探》

《历史教学问题》

梁志、陈书琦、李欣颐

《历史学本科拔尖人才跨学科培养的模式建构与实践探索》(作者中除梁志外,均为2019“思勉班”成员,该论文亦为“师生共同研究”项目成果之一)

《中国大学教学》

“思勉班”导师组

《如何以“新文科”理念指导历史学本科人才培养》

《拔尖通讯》

梁志、王铭禹、王思蕊、陈妍童、陈书琦、李欣颐

IACUB模式:历史学本科拔尖人才跨学科培养路径探索》

(作者中除梁志外,均为2019“思勉班”成员,该论文亦为“师生共同研究”项目成果之一)

《拔尖通讯》

 

“思勉班”学生参与学术活动·左图为夏敬淳、右图为王维祎


部分学生表现

类型

主办单位

参会论文

学生

备注

2021年度全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荣誉奖项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秘书组

——

夏敬淳

优秀学

第十一届西安史学“新潮”论坛

西北大学

《隋初府兵制度的展开——基于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的除授》

夏敬淳

优秀论文

上海市四校历史学本科生论坛

复旦大学

《魏晋南朝“资位”制度探微》

夏敬淳

二等奖

第二届全国本科生励耘史学论坛

北京师范大学

《试析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后北京政府的反应》

赵子月

 

第二届全国世界史专业本科生论坛暨“海国图志”奖评选活动

河南大学

《卡特政府对华政策转变过程中的苏联因素》

王维祎

 

第五届“未来之星”本研学术论坛

南开大学

1962年奈温政变与美国的反应和对策》

潘越

 

第十二届西安史学“新潮”论坛

西北大学

《清季废科举前后地方读书人的角色转换与身份困境》

王思蕊

 

 

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情况(部分,含结项与立项)

项目名称

学生

近代上海医疗机构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1844-1937

李欣颐、王思蕊张祎

近代上海国人自办报纸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1896-1949

姜梦翔(负责人)、王维祎、赵子月、王清雅

师大历史系退休教授口述改革开放

颜雪纯(负责人)、潘越

上海小学建设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1878-1949)

汪乐武(负责人)、赵佳琦陈书琦

齐、梁中央铨选政务研究

夏敬淳(负责人)、赵佳琦、陈书琦

尼克松主义的延续: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演变中的苏联因素

王维祎(负责人)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中立主义国家的外交研究:以缅甸为例

潘越(负责人)、颜雪纯

清末民初温州地方士人日记中所见的教育转型

王思蕊(负责人)

近代上海化妆品企业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

李欣颐(负责人)

近现代上海宗教场所与宗教社团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

陈妍童(负责人)、王清雅

辛亥革命前后杭州城市格局变化研究

姜梦翔(负责人)、吴钟渠、王铭禹

民国初年关于政体的论争(1912-1916——资料整理与研究

赵子月(负责人)

早期基督教艺术发展研究——以圣卡利斯托墓穴为中心

姚韵恺


学生感言

 

进入“思勉班”两年以来,承蒙老师们的教诲、同学们的帮助,我受益良多。在这里,我领略到了优良的学风,体会到了历史学研究的责任感,学会了如何平衡学业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也学会了如何保持对历史学研究的热情和兴趣。“思勉班”就像我的家一样,使我数次在困境中又看到了前路。祝愿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愿“思勉班”越办越好。

——夏敬淳·2019“思勉班”班长

 

不知不觉,加入“思勉班”大家庭已经有两年啦。在“思勉班”的两年中,老师们悉心指导我们的学业,开办讲座,帮助培养学术规范与各项技能,同时也关心呵护我们的身体与心理健康,定时举办“吐槽会”,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并肩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之间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互相成长。“思勉班”使我获益良多,我也为自己是“思勉班”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在老师与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相信“思勉班”一定能迈上新征程,开创新辉煌。

——潘越·2019“思勉班”成员

 

在进入“思勉班”的第一天,我们在历史学系吕思勉先生铜像前举行了仪式。导师章义和教授告诉我们,在吕先生面前行了礼,心中便有了敬畏!“思勉班”的学术训练是严格的,历史学严谨的治学传统让我们从畏转敬,对这门学科报以尊重与热爱。“思勉班”秉承华东师大历史学系70年来的优良传统,但从未保守固化,“历史+”的跨学科视野是我们的理念。同时,借助全国线上书院等交流平台,我们得以与全国优秀的学府互动,真正感受到没有“围墙”的学术环境。吕思勉先生给华东师大留下“观其会通”的教诲,“会通”不仅仅是历史学时间线索的通贯,更是一种广博开阔的胸怀,博取众家之长。

——叶芷坤·2020“思勉班”班长

 

“思勉班”的一年里,我收获良多。“思勉班”为我搭建了一个与优秀的老师、同学们交流的平台,不定期开展的讲座与课程总是大家云集,既具有跨学科的视野,又不乏方法论的指导。此外还提供了丰富的第二外语课程,这使我们既能增加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也使我们点亮了语言的技能树。在此过程中我亲身体验了开展历史研究的方法,了解到历史学前沿的研究动向。在日常生活及读书会中,我感受到每一位老师们的热情与细致,他们不仅以充足的学识和经验引导我们进入史学之门,亦与我们分享新上映的电影或是健身妙方,是我们生活中的伙伴。而“思勉班”的同学们则思维活跃,各有所长,在每一次活动中挥斥方遒、侃侃而谈,与他们同游,与有荣焉。

——沙一洲·2020“思勉班”成员


导师寄语

闵行校区有一块重要石刻,在图书馆后面的樱桃河边:“观其会通”。这句话出典自《易·系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也就是“融会贯通”之意。在华东师大所有的碑铭中,我最喜欢这一块,原因有三:一是因为这是吕思勉先生的手迹;二是从专业角度而言,这是至高的境界;三是从吕思勉、陈旭麓、王家范这些老一辈的学者直到今天,历史学系从事研究一直循着这个轨迹,蓄之既久。另一方面,史学研究当“敬史”也当“经世”,历史与现实的交织才能让民众的史趣不会泯灭,学史之人绵绵不绝才能让让史学保持盎然的生机。同学们,希望你们以经世的情怀,做会通的学问,将过去与未来连接,以表现历史学在人类行进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价值与意义。

——章义和·历史学系本科学位点责任教授,2019“思勉班”导师组组长

 

一晃眼“思勉班”已运行两年了。很高兴看到大家每日精进,多有收获。在此,作为你们的学长和老师,仍有几句话要和大家说。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是国家面向未来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思勉班”作为华东师范大学卓越学院的一份子,各位作为未来卓越人才的后备军,请牢记自己的使命。希望大家不再醉心于“内卷”,纠结于“绩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请展示“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气魄。“舍我其谁”正是卓越人才应有的自我定位。

请坚守“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信念。“基础扎实”从来都是史学研究者的一贯品质。

请相信“永远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远进步的人”的道理。“跨学科”更能带来新史料、新方法、新观念、新视野。

祝愿各位终有一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孟钟捷·校教务处处长、招生办主任,历史学系“思勉班”学术班主任

 

犹记两年前在“思勉班”揭牌仪式上,章义和老师寄语的第一句话:进入“思勉班”,是一种荣耀。转眼间,我们已在这份荣耀里并肩同行至了“思勉班”的两周岁生辰。加入“思勉班”,于同学们而言是荣耀,于我和各位导师们亦然——能够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史学传承的长路中略尽绵薄,做些微有益之探索、实践,实堪引为幸事。两年来,“思勉班”导师的角色有如一道强大的磁吸力,牵引我不断探寻跨学科人才培养规律和模式。我曾如少年人,一身冲劲与同学们结伴在美国外交档案里“摸爬滚打”,享受大家在三校稿中与我“商榷”带来的喜悦;也曾似老父母,满怀欣慰地听大家在“闭门会议”上各抒己见,看你们年轻的面孔因思想和自信熠熠生辉,感慨又自豪。对于整个人生来说,两年时光很短,但却足以改变我们“思勉班”每位成员的生命轨迹。期待着我们师生在未来会有更多共同成长,收获更多喜悦丰盛。愿“思勉班”风帆万里,一路向前,且行且思之,且行且勉之!

——梁志·历史学系副系主任(主持工作),2019“思勉班”导师

 

我希望同学们一方面立志读万卷书,另一方面设法行万里路,不断思考和探索生命,让学术思考跟你的个体生命、严肃阅读和学术写作能够对接起来,才不会对生命产生倦怠感,才会养成一种物来顺应廓然大公的文化人格,长成既有韧性又有智慧的低调理想主义者。

——唐小兵·2020“思勉班”导师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