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同学们对江南水乡古镇历史沿革和现代发展的认知,2025年10月18日,2024级历史学师范班同学在导师组长黄阿明副教授带领下,赴七宝古镇开展实地考察。
七宝古镇作为上海地区历史演变的一个缩影,完整呈现从古老聚落到繁荣市镇的千年发展轨迹。这里积淀深厚,文化遗存丰富,是探索江南市镇演变、水乡格局与地方社会的生动样本。考察前,同学们系统研读清代地方志《蒲溪小志》,初步把握七宝镇的历史脉络、水系变迁、行政建制与经济文化等内容。师生围绕江南地区的水系治理、漕运与海运演变、市镇结构、度量衡制度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等专题进行深入探讨,为此次考察构建了清晰的理论框架与问题意识。

师生重点走访蒲汇塘河畔与七宝老街。七宝镇素有“因寺成镇” 之说,七宝古寺作为古镇的核心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源远流长,历经岁月沧桑、屡经修缮后依旧风采不减,夜间华灯璀璨、流光溢彩,已然成为古镇极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地标。同学们结合《蒲溪小志》的文献记载,细致观察古寺的建筑布局与遗存古迹,进一步加深了对这座 “郡东第一刹” 背后古镇发展脉络与历史底蕴的理解。
以蒲汇塘为核心的水网遗存,清晰勾勒出古镇 “襟带三县”的地理格局。这条被誉为七宝“母亲河”的河道,西接太湖水系、东入黄浦江,串联起江南水乡的水系脉络。横跨蒲汇塘的蒲汇塘桥,是古镇水利与交通遗存的典范,1963 年便跻身上海首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桥墩结构至今仍完好保留明清水利建筑的典型特征,静静见证着蒲汇塘从 “宽 14 丈” 的宽阔水域逐渐淤塞的历史变迁。清代林则徐批建的 “拦潮大坝” 虽已湮没于历史,但其批文却成为研究清代水利治理的珍贵文献。同学们漫步河畔、实地观察,深切领略到江南水乡自然风光与深厚历史底蕴的完美交融。


七宝南北大街是明清时期商业繁荣最鲜活的实物见证,街区沿蒲汇塘两岸顺势展开,至今仍完好保留着 “街街有市” 的历史格局。南大街自蒲汇塘桥南栅蜿蜒延伸,全长约二百余步;北大街向北直达镇安桥,长约三百步,两侧砖木结构的商铺多为明清原建样式,排门的纹路、骑楼的形制等细节,依稀勾勒出当年 “商舶云集、货栈林立” 的繁盛景象。漫步在青石板铺就的老街,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指尖触碰斑驳墙面,耳畔回响旧时喧嚣,切身感受到江南市井生活沉淀百年的历史温度。
我系素来注重通过实地考察夯实理论素养,此次七宝之行不仅是专业视野的拓展,更是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为同学们日后深入探索江南市镇史、地方社会文化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