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下午,我系孟宪承班成长导师聘任仪式暨“优秀中学历史教师的成长之路”主题沙龙在人文楼5303室举行。大中小学历史教育研究与实践基地主持人黄爱梅、学科教学(历史)虚拟教研室主任徐继玲,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教研处副主任曹东旭、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历史备课组长栾思源、进才中学研发处副主任施甜欣出席,活动由系主任助理赵崧杰主持。
黄爱梅在致辞中介绍孟宪承班作为拔尖师范人才培养项目的建设理念与育人举措,勉励同学们珍惜平台、奋力成长。导师代表曹东旭结合十年教学实践,鼓励学生在夯实学科基础的同时,主动拓展AI应用与数字表达等跨学科技能,成为具备创新能力与教育洞察力的新型教师。2023级孟宪承班学生李皎代表发言,表达了投身教育事业的热忱与使命。其后,黄爱梅与徐继玲老师共同为曹东旭、施甜欣与栾思源三位导师颁发孟宪承班成长导师聘书。
在主题沙龙环节,徐继玲系统介绍历史学系打造的“诚之课堂”师范生成长体系,强调大一大二的课堂观摩与积累,大三大四的实践转化与磨课演练,是走向卓越教师的关键路径。随后,三位导师分别围绕教师的“成长”“方法”“使命”进行分享。栾思源指出,新时代历史教师应具备“一专多能”的发展视野,师范生要在大学阶段尽早规划、主动实践,通过教学竞赛与课堂实训加速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模仿是最高效的学习”,应当通过观摩“双新”优质课堂,在借鉴中形成个人风格,高质量课程的生成离不开团队磨课与专家引领。面对教师角色的多元化,同学们应积极拓展班主任工作、家校沟通与教育政策理解等能力,回应家长教育需求不断提升的现实。最后,不要将目标局限于绩点,应提前关注教师资格证、情绪管理等实际问题,在广泛阅读与全面发展中为未来走上讲台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