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6日下午三点,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拉美文化研究中心于闵行校区人文楼历史学系1306会议室举办了一次主题为“跨越两洋的美洲大陆”工作坊,是历史学系拉美与全球跨文化研究中心举办的“拉美与全球文化”系列活动之一。
参会的报告人有秘鲁天主教大学-北京大学合作项目博士研究员柯裴(Patricia Castro Ovando),上海纽约大学全球视野下的社会课程博后阿斯利·伯克塔(Asli Berktay)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师快思(Kwesi Prah)。其余参会人有拉美与全球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恩里克·拉雷塔(Enrique Larreta)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朱明副教授、上海纽约大学全球视野下的社会课程博士后、拉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助理王菁(Jing Wang)、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后、拉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助理何塞·孔斯特曼(José Miguel Vidal Kunstmann)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学生二十余人。
拉美与全球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恩里克·拉雷塔(Enrique Larreta)教授及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朱明副教授作为主持进行了开场致词,介绍了到场嘉宾并对到场师生表示欢迎,之后会议正式开始。
柯裴以“秘鲁和中国的客家人:以Aurelio Pow San Chia为例”为题,由20世纪初客家商人Aurelio Pow San Chia的成功经历入手:客家人企业家谢宝山先生代表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那个短暂但辉煌的在秘鲁的客家时代;在贸易领域,他依托4个庄园、一条商船、一家保险公司和宝隆公司建立起生产、销售和配送产业链。他的宝隆公司即是接通欧洲、香港和卡亚俄等港口的链条上的第一环;这一产业链的出现与客家人的崛起和在至少在谢宝山领导下秘鲁华人社团的团结息息相关;他曾担任秘鲁中华通惠总局主席和利马的客家人秘鲁同陞会馆主席,领导在秘鲁的华人企业家,而不仅仅是客家人企业家;他不仅享誉华人社团,而且在秘鲁政治,经济,外交等社会各界声名卓著。接着梳理了19世纪后期秘鲁的客家移民史,强调了客家移民的重要性以及对秘鲁社会的影响。并且指出中国向秘鲁的移民在时间上不是连续不断的,而是时断时续的;秘鲁华人移民是多民族的,多种类的,尽管主要移民是以广东广府人,客家人和潮汕人为主;客家移民来源于不同地方,这些不同地方又都有其独有的特点,这些客家人还通过不同的登陆点到达秘鲁。
阿斯利·伯克塔关注了“19世纪巴伊亚州的大西洋奴隶贸易及其种族动态”这一问题,从奴隶贸易的这一现象开始,引出了在19世纪对整个巴伊亚文化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和文化影响的巴西萨尔瓦多的“非洲性”,并且指出该影响力持续至今,仍然是该城市非洲人口身份和社区形成过程的主要标志。阿斯利认为是“非洲性”主要塑造了非洲身份;“非洲性”构建一个超越自由与不自由的界限、由非洲人组成的世界。同时还提到了语言和文化“集群”的意义。她在结论中指出:这次奴隶贸易是历史上最大的越洋强制移民(1200 - 1280万非洲人);奴隶制作为一种制度,一直依靠奴隶贸易来维持;奴隶贸易跨大西洋变体的特殊性使大西洋奴隶贸易成为可能的因素;跨大陆的差异体现在社会认同的概念上;可以从大西洋奴隶贸易中得到的教训对当今全球都适用。
快思的报告主题为“重新想象世界:历史分期、欧洲中心主义和我们生活世界的殖民化”,结合非洲的情况,探讨了构成世界历史的本地性、区域性、大陆性和跨大陆话语的各种叙述,尤其强调定义了来自全球南北的知识生产的悖论、神话和现实。他站在非洲地区人民的立场上提出了一系列问题:非洲人如何描述和总结他们在文化、政治和经济范围内同帝国霸权的斗争;当作为全球性的非洲人时,如何找到自己的身份定位,以及如何成为具备全球性的非洲人。快思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且提到了目前围绕泛非洲主义的特殊意义以及对于为被排斥的“他者”创造可以被容纳的空间等问题所产生的争论。最后强调了越来越多的非洲学者主张他们要回到非洲的语言和文化环境中,发展非洲语言对于科学技术以及非洲文明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每位报告人结束报告后,在座师生针对报告内容提出问题或发表自己的看法,双方展开了积极的互动。最后,由拉美与全球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恩里克·拉雷塔总结发言,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本次工作坊在历史背景的基础上,从“民心共通”的基础出发,具体探讨、展示拉美不同国家与现代中国的多维度联系,加深二者的跨文化联系。以中国和拉丁美洲的跨文化联系为主题,探讨不同拉美国家的知识分子、艺术家、研究者和作家与现代中国的具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