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2024年度教育实习工作回顾
发布时间:2024-12-31

本年度我系教育实习工作已顺利结束,共89名同学(含2021级本科师范生77人、2023级教育硕士生12人)分赴上海、四川、云南、浙江、广西、宁夏等27个省市开展实习工作。教育实习是教育实践训练的重要环节,我系高度重视并成立专项工作组,通过“前导讲座—中期巡回指导—后期总结和评比”完善全链条训练,黄爱梅、徐继玲等全体师范生导师参与分组指导,蔡坚、杨彪等赴云南、青海等地进行巡回指导,并于12月17日举行教学能力测试暨实习总结会。通过本次实习,大家努力适应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也在学科教学和班主任等工作上积累了经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教学能力测试暨实习总结会

教育实习教学能力测试由我系和中学教师担任评委,从每位实习生提交的10份教案中随即抽取一份作为考核内容,随后实习生根据教案内容进行十分钟的片段教学。评委组综合每位学生整课教学设计、教学现场表现评定学生测评分数,并做综合评价指导。

图片


图片

教学能力测试现场


教学能力测试结束后,教育实习总结大会在闵行校区第四教学楼402室举行。首先,教育实习工作负责人徐继玲从前期准备、中期开展和后期总结三大方面对实习情况作了全面回顾,转达各实习学校对我系实习生的高度肯定。同时也指出了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指明未来的改进方向,鼓励同学们不断在实践中锤炼和打磨自己,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随后,沈诗雯、彭洋、孔令达三名同学分享了此次实习的心得体会。

图片


01

沈诗雯

我很幸运地遇到了一位很好的带教老师。每次上完课以后,老师会和我交流她上课编排的想法,以及带班的心得。有一次老师就跟我说,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尊重时,他们更愿意开放心扉,也就会更“服”老师,教育有一种春风化雨的力量。除了班主任工作,实习的另一大重中之重就是教学上。在华二附初实习期间,还有幸聆听了两场区级公开课,每次听完优秀前辈的公开课都会感觉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历史课如何有理性、人性和诗性,历史教育如何有灵魂,这也是实习这段时间包括结束以后留给我的余思和继续前进的方向。

图片


02

彭洋

新的初中教材对我而言是一大挑战,第一节课呈现效果并不是很好,上一次磨一次,直到最后一次才摸到上课的门槛。实习的前三个月正好也是一个新班集体凝聚的过程,最重要的就是“立威信,明边界,多请教”九个字。班主任工作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讲究的是如何于细微处开出“班级管理之花”。实习不仅是通往未来职场的桥廊,更是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熔炉,我们正逐步适应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从实地观察和学习经验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技巧再到尝试进行课堂教学,收获不同于模拟课堂的真实感受,不断追寻我们心中的理想课堂。

图片


03

孔令达

三个月的教育实习,将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以及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也让我实现了由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在学科教学方面,我认真聆听了老教师的课堂教学,参与了教研活动、业务水平考试、公开课,以及监考和阅卷工作。面对课堂参与度低、学习热情不足的情况,我在全面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史料文献,探索历史与语文、数学的跨学科趣味性教学,拓展延伸课程内容,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在班级管理上,我对设计班级制度、组织大型活动、应对突发事件、处理矛盾冲突,都有了具体实践。高中生因学业压力大,极易出现心理焦虑、情绪不稳定的问题。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始终坚持以学生身心健康为根本底线,真正关爱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培养“眼里有光、心中有爱、脚下有路”的新时代青少年。

图片



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的基地指导教师茶建楠通过视频寄语实习同学,高度评价同学们具有扎实的历史专业素养,通过教育实习拥有了一名中学老师的基本素质,期望各位同学坚持求实创造的精神,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

图片


我系指导教师董佳贝认为教育实习是实习生感知、体验和理解教育的重要途径,能够帮助同学们了解教育行业的最新趋势,也锻炼了各位同学独立从事教育工作的能力。董老师期望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同学们需要保有赤诚奉献的情怀,不断加强教师职业认同与社会责任感,涵养教育家精神。同时,要不断优化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式,扎实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争做“数智时代”的教育工作者。

图片


系党委副书记王应宪在总结发言中代表我系对顺利完成教育实习的同学表示了祝贺,对指导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实习单位的大力支持表示了感谢,并且寄语各位未来教师:要跟上时代潮流,关注“数智时代”历史教育发展的新趋向;要坚守教育初心,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心心相印”;期待并相信经过教育实习的淬炼,同学们在今后教育教学的路上走得更加从容而自信。

图片


历史学系融媒体中心编辑:王思蕊

投稿邮箱:lsrmtzx2020@163.com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