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12月25日下午,系党委联合哲学系党委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教授,为两系全体师生党员作题为《在践行教育家精神中实现自我发展》的辅导报告。我系党委副书记王应宪主持报告会。
刘老师在报告中首先诠释了自己眼中的教育家与教育家精神,指出教育家正在“从神坛中走出来”,因为教育家是实践的,他们的生命样态是旺盛的、工作样态是充实的、思想样态是深刻的、精神样态是不朽的。教育家精神要结合理想与现实、连接传统与现代、沟通中国与世界等向度展现实践精神。接着以身边的教育家朱九思先生、潘懋元先生等为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教育家精神的实践。我们距离教育家并不遥远,教育家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教育家,不能将目光局限于外部环境,而应当注重自身,将成为教育家作为我们应有的一种选择,尊重教育常识与科研规律,不断创造发展。
刘老师探讨了教育家精神与中国大学教育的关系,提出要在教育之中思考社会,思考人与人的关系,重视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价值与意义,发挥大学的社会贡献与价值,让德育贯穿人成长的全过程。成就教育家需要每一位师生改变思维方式,从固定思维逐步建立起成长型思维,在自我成长中反思,构建深度学习,让“教”与“学”相互连接。刘老师指出,中国当代本土教育家应当具有强大的感染力,通过语言感染和行动垂范感召师生;要有创新的变革力,让立德树人落地实施,让校园生活“活”起来;要有敏锐的反思力,拥有教师独特的思想;要有强大的辐射力,用每个人的共同行动诠释教育家精神。要相信“未来已来”,打通教育通向未来的“最初一公里”,在“教育强国”中以“强国有我”为模板践行教育家精神。
王应宪总结指出,刘老师以生动且有深度的讲解,阐释了如何理解教育家精神以及将个人发展融入教育家精神的践行;希望师生党员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助力于教育强国建设。
历史学系融媒体中心
文字:赵一帆、张兴康
照片:廖雪娇
编辑:张祎
投稿邮箱:lsrmtzx202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