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2023级师范生教育见习系列回顾(六)·华东师大二附中(紫竹校区)
发布时间:2024-12-17

为切实提升师范生的能力素养,增进在校师范生对一线教学实际状况的了解,从11月18日至11月22日,我系10名2023级师范生同学前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紫竹校区)开展教育见习。

经过前期见习动员和准备,华二紫竹小组的同学们怀揣着对教师职业的憧憬,走进了美丽的华二紫竹校园,开展为期三天的进校听课见习活动。来自三个年级、四位历史教师为同学们呈现六堂精彩的历史课,我系黄爱梅老师带来专家讲座,每天课后进行的评课讨论使同学们收获颇丰。

图片

见习第一天的见面会上,华二紫竹的周庆彰老师介绍了学校的历史和学科特性,提供了基础的学生画像,并对教学技能学习提升方面提出建议。历史组的老师们向同学们呈现了多彩多姿的课堂:郑思俊老师讲《隋唐制度的变化和创新》,以白居易作为切入点,诙谐幽默;讲《《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则使用视频播放等手段积极调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注意力。周庆彰老师讲《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运用学生熟悉的人物的新材料,在讲解文言材料时会先为学生进行简要解读,方便学生理解材料回答问题;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播》,使用丰富的图标、图画、文字材料,呈现知识之间清晰的逻辑关系。刘华宇和杨乔男老师的选必课堂,教学方法各有千秋,展示了不同的教学技巧,让同学们对有效课堂的理解更加深入。

图片


图片

见习的三天虽然短暂,却是大学生涯中一段无与伦比的宝贵经历。尽管只是接触到了高中历史教学的冰山一角,也只是走了一小段师范生必走的教育见习路,但是在指导老师们的带领下见习了六节常态课,从高中三个年级的课堂中领略到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不同的教材中琢磨教学技巧,有幸得良师教诲,见习中汲取教师技能,为专业成长筑牢根基,不仅积累了教学经验,也增长了教学热情,坚定了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决心。十分感谢学校和系里为师范生提供去优质高中见习、与优秀教师面对面的宝贵机会,感谢老师精心安排的见习前导课程,并全程跟踪指导。最后要感谢见习的小组伙伴,是大家的互相帮助让我们取得共同进步。本次教育见习是一次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更是一场关于责任与使命的深刻领悟。也祝愿“未来教师”能一直满怀热情地走向教育之路,如日之辉芒,万里荣光。


见习所思

苏维贵

再回到久别的高中历史课堂,使我感触良多,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不容易”。原来当学生的时候,只是从学生的视角去看待课堂,原来觉得很多无所谓的事情,换个角度看,就会关系到很多方面,就比如老师上课提问,原来也只是觉得自己答不答得上来、影响也不会很重要吧;但是当从老师的角度看,上课的交流主要就是靠师生问答来建立,老师如果抛出问题,下面的学生不知所云,或者基本回答不了,那么老师心里所思考的就会很多。“当时不解其中意,再想已是其中人。”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见习帮助我慢慢让自己以一个老师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课堂,这样的机会对我成长为一名教师是有很大帮助的。

李珊珊

上好一堂课真不容易,之前一直是作为讲台下的学生听老师讲,现在作为见习师范生坐在台下看着优秀的老师口若悬河,只觉得自己需要的锻炼还有很多。虽然我们看到的只是一节40分钟的课,但是看到老师精心设计的PPT,在讲台上信手拈来拓展信息,从容不迫地流畅输出,就能感受到台上老师深厚的功底和自己这张白纸的不足。进校见习让我对未来站上讲台的生活既期待又担忧,但也充满了想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冲劲。

戴嘉仪:本次教育见习活动中,我所遇到的困难并非是教学技巧和知识点结构贯通等问题,相反的而是思考如何将自己的位置摆放在老师的身份上。如何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的学习需求,我觉得是中学历史教学的起点。老师还需要对基础知识的功底足够扎实,能够将知识结构梳理清晰后又拆解为不同板块,将复杂繁多的历史知识简明化,让学生容易理解。我认为一堂好的中学历史教学,需要老师对自我职责的认知清楚,对基础知识清晰传授,还要能够让学生运用思维去理解历史学。


历史学系融媒体中心

供稿:华二紫竹校区见习组

编辑:颜雪纯

投稿邮箱:lsrmtzx2020@163.com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