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下午,第九届“青史杯”高中生历史剧本大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松江云间中学闭幕,华东师范大学青年史学社第八届“镜•相”历史剧同期演出。我校党委副书记孟钟捷到会致辞,我系黄纯艳教授应邀作“中华文明的多样性与整体性”专题讲座,副系主任李晔梦,系党委副书记王应宪,《历史教学问题》杂志副主编李月琴、大中小学历史教育研究与实践基地负责人黄爱梅以及徐继玲等老师应邀出席本次活动。青年史学社指导教师蔡慧贤、社长窦宇鑫带队演出,我系二十余名同学现场观摩学习。
1
开幕致辞
孟钟捷在致辞中指出: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培养具有正确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明观的当代青年学子对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至关重要。“青史杯”通过青年学子喜闻乐见的剧本创作和戏剧表演方式,增强了历史学习的生动性、活泼性,推动了历史教研的形式创新与内涵深化,提升了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实效。

2
宣读获奖名单


3
颁发荣誉证书


4
专题讲座
黄纯艳教授作题为《中华文明的多样性与整体性》的专题讲座。黄老师从认识中华文明的多维视角、中华文明的多样性、中华文明的整体性三个维度阐释了中华文明是多元共生的复合型文明,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和走向整体性的机制,不论是古代中国的统一时期,还是分裂时期,文明整合都以不同方式不断深化,维持了历史中国的大一统和整体性。这其中,中原农耕文明及其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思想观念等发挥了凝聚和主导作用。讲座以详实的史料、系统的梳理,让与会者对中华文明的特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5
“镜·相”历史剧
以史为镜,感悟本相。2024年11月,第八届“镜·相”历史剧正式启动,青年史学社选取第八届“青史杯”一等奖作品《千年万岁,椒花颂声》进行排演。剧本讲述了唐朝才女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的一段传奇人生。上官婉儿出身罪臣之家,因其过人才华而得到武则天的赏识,参与朝中政务,并与皇室成员太平公主结下深厚姐妹情谊。她们在跌宕的时局中展露出面对困局的抗争和奋斗,以及对于知识、权力和命运的思考。
剧本深度展现了上官婉儿、太平公主等人在朝堂政局中的复杂纠葛与激烈冲突,细腻刻画了上官婉儿力图挽救大唐危局的心路历程。同时,该剧本紧密依托2013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市发掘唐昭容上官氏墓所出土的《唐昭容上官氏墓志》进行编写,展现了人类历史的记忆与留存。这份珍贵的982字墓志铭不仅是对上官婉儿个人历史的珍贵留存,更是对人类集体记忆的重要补充。剧本启示我们,历史的真相或许难以完整地还原,但也正是这不断求索的过程,让历史充满了无限的魅力和生命力。
《千年万岁,椒花颂声》剧本详情:
原作者:安徽省蚌埠市蚌埠第二中学 唐铭雨
指导教师:肖飞
从演职人员招募、剧本改编、日常排练,到视频拍摄、后期剪辑、现场彩排,同学们深入剧情把握角色灵魂,挖掘内涵体悟先辈精神。台前幕后一个月的打磨,最终凝成了二十分钟的舞台演绎。




11月27日演出现场




6
印象·青史·感悟
身为侍女,我亲历了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的深情厚谊。上官婉儿逝后,太平公主的哀伤如初冬细雪,悄然铺满宫廷。泪水晶莹,如珠滑落。历史低语,人心温暖与真挚情感,如夜空中最亮星辰,穿透黑暗。此番经历,让我深感真挚友情在权力漩涡中的珍贵与力量。
——芮雪
大一、大二、大三,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这已经是在青史剧呆的第三年了。
职务在变,剧本在变,参加人员也在变。不变的,是收到剧本后脑海里浮现的一幕幕设计,演员面试时对话剧演出的热情与好奇,排练时因失误而爆发的一声声爆笑,最终演出时手牵手的鞠躬谢幕……这次短短的三个多星期里,很幸运的,又遇见了一批热爱戏剧、热爱历史,认真负责的朋友们。太平公主落下的泪,侍卫手中挥舞的剑,婉儿摔碎的毒酒瓶,还有幽求、侍女的一次次下跪……我们在台下不断排练,我们在台上完美呈现。灯光、音效、背景配合得刚刚好,仿佛已穿越回了千百年前。不论是工作分配,还是排练演出,哪怕是结束后的聚餐桌游,都变得更加熟悉自如,却也更让人留恋。青史剧的剧组,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导演工作的尝试,更是对历史故事创意化表达的思考,也是收获大学知心朋友的“桃花源”。第八届青史剧已经谢幕,但我们的青史剧永不落幕。因为热爱与追求永远在场!
——薛畦烨
在青史社的三年,源于一次偶然的面试,为大学生活带了意料之外的点缀。历史带给我们的原来不只是过去,更有未来。我们在对过去故事的演绎中,收获了即将发生的快乐,也收获了不易的友谊。
这次的剧本排练,我们在匆忙之中精益求精,穿越千年与古人对话,我们看见他们的时代悲哀,看见他们的鲜活,看见他们的理想在新时代的我们身上的影射。
舞台上光影斑驳,人走灯灭。但是新的故事已经开始,未来的故事正在书写。
——云朵
这是第二次参加青史剧的排练,本次本人的身份还是场务,不过是比去年高一个 level,变成了小组长(得意)。
青史剧毫不夸张地说,是我大学生活中最具有团体凝聚力的活动,这不仅仅是因为其剧组排练形式,更是因为我们这群人。因为我们这群美好的人在一起共事努力,才一起创造了和谐优秀的青史剧剧组。
在剧组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每当遇到问题时,我们的氛围是相互鼓励,互相帮助的,而非互相指责甩锅。我们是可以相互扶持的伙伴!
最后,还是用上年青史剧的话结尾——“最好的青史剧,最好的我们!”
——根西岛文学和土豆皮馅饼俱乐部
十一月份短暂、忙碌而美好的三周后,又一年青史剧落幕,非常舍不得。在两届“镜·相”历史剧工作中,我真真切切地从多个角度重新学习、了解和感受到历史的不同面向,对“以史为镜,感悟本相”的内涵有了更深的认识。两年来在剧组里认识了非常多可爱的朋友,这些友谊、经历和记忆成为我大学生活弥足珍贵的重要组成部分。
——姚燕玲
从大一的学生甲和士兵,到大二的小厮,再到大三的刘幽求,这是我第三次参加青史剧。今年的青史剧分外得短暂,时间很紧迫。我们遇到了许多不同的大大小小的状况和问题,但没有指责没有推托没有一丝顾虑地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超级敬业的老师遇见超级有爱的剧组,这是青史剧的魅力,也是我参加三年仍然觉得太少的原因!!!
——刘弯
第二次参加青史剧演出,我有了更多的感悟,每一处记忆都切实地存在于脑海中,勾连起过去与将来。“历史既是个人记忆的回溯,更是集体记忆的保留。”不论是对历史剧本身还是对饰演历史剧的人们来说,可能这就是最好的价值概括。当我们沉浸于历史剧当中,我们也在对自己的历史回溯,并在共鸣中感动、启示。如果非要提及一个具象的感受,我还是想起站在舞台上时,仿佛四年前的回忆连同着整个世界,都向我倾泻下来。
——谢忠豪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青史剧,担任场务和侍卫。这也是我第一次做场务,有点笨手笨脚的,排练的时候会上错道具。今年的排练时间并不宽裕,时间紧,任务重,在短时间内每个人都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无论是演员、导演、场务、剧本、灯光等等。虽然会吐槽说时间好短,场地不熟悉等等,但是看到最后成功的展演,真的,很棒。这样的集体活动对于进入大学以来其实一直单独行动的我来说,让我感觉自己的“尸体”暖暖的。
——场务小弟兼侍卫小哥
感谢青史剧让我“遇见”。遇见台上太平的人生一角,她怀着对权力的渴望,有改变天下女子命运的壮志,有上官婉儿这一最忠诚的臣子,最亲密的朋友,与她怀揣着共同的政治愿景和改革理想。而婉儿被冤杀,太平被赐死,女主政治时代就此终结,她饮下的毒酒,也是往后唐朝百余年,乃至于过后千年来的女性的毒酒。花落人亡,凰衰桐谢,女性参政者的精神风貌、政治愿景,就此成为史家案牍中的一页。
遇见台下剧组里一群热忱而真诚的人,玉华的“感觉你就是太平公主”,薛导和彭导的演技提升大师课,戏外和“婉儿”的嘻嘻哈哈,戏里崩溃后戏外还是低沉时弯弯的安慰,大摄影师窦窦拍下的每一张照片,大家对于“公主到底该怎么死”的揣摩,共同学习挽剑花(虽然我还是没学会),以及存在于每一次排练的笑声,团建结束那晚的点点星光,值得记下的时刻不胜枚举,数之不尽。
从投入“婉平”,体会她们的相知相惜、相扶相持,到脱离剧情,回归现实而结下种种情谊,这是我闪闪发光的一段日子,我在这里享受表演,享受舞台,收获欢乐与温情。
——亦安
作为一个“穿越”到唐朝的场务,我不仅以幕后的身份参与了这届青史剧,也以侍卫的视角见证了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的故事,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青史剧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台上短短十几分钟的演出,也在于台下的种种。从场务组的互帮互助,到“老登”侍卫教我剑花(虽然没有学会),再到团建时的开心,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演出成功的喜悦,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友谊与深厚的感情。
——叶泽霖
在一个风和日丽,我背着书包刚出门,突然接到了豆总的电话:“你现在有时间吗,我们需要你帮一个忙!”这天是他们青史剧演出的重要日子,匆忙上路却落下宝剑三把,酒蛊一只。我参演过青史剧,深知筹划与排练的辛苦;付出这么多心血,他们理应呈现最完美的舞台,收获最热烈的欢呼。我珍惜朋友间的情谊,更尊重他们的付出,我不假思索地答应:“可以,我现在就去拿道具,给你们送过去。”将道具送到演出地点后,我没有急着离开,而是作为“编外人员”,尽我所能帮一些小忙——毕竟他们管我吃饭,我要对得起这饭钱。演出圆满结束,他们执意邀我一起去庆功,都说幸好有我;我却暗想:应该是我感谢你们才是,没有经历排练的艰辛,却体验到演出成功的成就感与兴奋,朋友们聚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收获这么多幸福,我简直跟不劳而获的小偷似的,心里热辣辣的了。
——辣椒油
与青史剧和青史社相遇的第三年,学到了很多,也因此遇到了一群非常可爱、包容、温暖的朋友。每年青史剧周期一到两个月,一整个团魂大爆发!虽然经常面临紧急情况,但有大家在,总是非常安心与镇定。如果可以穿越回到三年前参加面试的那个夜晚,仍然会勇敢、坚定地走进去,但是会更自信!更坚定!因为我知道,有很多朋友在不久的未来等着我!
——窦宇鑫
我是真的遇见大家太晚了呀,好希望还能再多参与几次;即使之后还有机会,但怎么说都已经错过了大一的那一年。
在这个大家都能很专业地完成个人工作又能很放松地彼此玩闹的地方,我久违地感受到了“团体”的力量,有尊重,有关爱。
我在集体任务中跳出个人舒适圈,从历史剧目中感受人文的温度,更通过社团本身看见了许许多多可能性:关于历史、关于戏剧、关于“人”。
结束一切回来的路上,夜空中星星很多。想起来,在社团的收获也如同漫天的繁星一般,数不清。在这里遇见的大家也如同满天星一般,看似你我分散,实则一直在各自身边、守护彼此的微光。
——最耀眼的一颗
本次青史剧中,我饰演了两度为帝的李显一角,在这个后世争议良多的皇帝身上,我感受到了困于对自己妻女的愧疚和无奈,对无力掌控社稷苍生命运的痛苦和纠结。通过这次参与,我不仅仅对这个曾被“大写的历史”脸谱化了的人物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更认识了一群又热心又有演技的朋友们——我也要感谢ta们对我的指导和包容:一遍遍不辞辛劳地和我排对手戏的上官婉儿、对我那糟糕的演技(捂脸)不厌其烦指导的彭导和薛导、总是忙忙碌碌、出工出力的场务……还有剧组中的其他组员,感谢他们的陪伴,让我获得了一段弥足珍贵的演艺经历。
——薛又瑜
在此次青史剧中,我反串了一个冷漠的宰相。通过与太平公主的对峙,我理解了古代封建压迫下对女子的束缚以及女性对打破这种困境的渴望心理。我也从这次表演经历上学习到如何使自己更加贴合人物,无论是通过装扮还是通过语气表情。
在诠释角色的过程中,导演和制片等一众幕后人员对我提供了莫大的帮助,使我体会到团队协作的温暖。我爱温暖的大家!同时,以自己作为历史知识的传播媒介的方式也让我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积极自信地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身作则讲好中国故事。
——假音
青史剧的落幕,眨眼已是近一周前的事了。我至今也不知道怎样去梳理、归纳这一段彩色的记忆,只在回忆中感到阵阵混沌的幸福。
台上,从成为上官婉儿的那一刻起,我获得了一双在那个复杂时代下,属于婉儿的眼睛。于是看见她在时代洪流中无法脱逃的无奈、灵魂的柔软与同时被赋予的勇气、迟疑中依然义无反顾,如飞蛾扑火般的胆识。在台上短暂地成为这样精彩的巾帼宰相,令我那样荣幸与知足。
台下,爱与感激给台前幕后的所有大家!!彭导细致的好多次咳嗽、眼神、步伐的专项练习;薛导没有护膝也一次次跪地的示范;佳宁姐和佳音总在耳边的夸夸、和总是一下台就被抓去整理的衣服带带......——好抱歉不能快速领会导演的神韵、好幸运获得了这样细致耐心的帮助、好幸福能与这么好的大家一起完成一个舞台!
“士为知己者死”,亦因相遇相知而生。戏剧是造梦的艺术,感谢大家让我身处于这一场梦里。
——伸手不打笑脸鸭
历史学系融媒体中心
供稿:窦宇鑫
供图:青年史学社
编辑:王思蕊
投稿邮箱:lsrmtzx202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