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8日下午15:00,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国际著名经济史学家李伯重教授应邀来到我系,带来题为“从蒲寿庚到郑成功:中国海商的历史演变”的精彩讲座。本场讲座是“吕思勉中国史系列讲座”第16讲,由我系黄纯艳教授主持,本校各院系众多师生在人文楼1306室参加讲座。
本场讲座聚焦于中国海商的历史演变,围绕三个主题展开:一、从“西洋”到“南洋”:中国海外贸易重心的转移;二、由外来到本土:中国海商的历史转变;三、从蒲寿庚到郑成功:两个外贸家族的个案研究。李伯重教授首先指出,中国人并不缺乏欧洲人海上冒险的勇气,史景迁(Jonathan Spence)曾提出:“从1600年以后,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命运,就和其他国家交织在一起了,不得不和其他国家一道去搜寻稀有资源,交换货物,扩大知识。”中国并非在鸦片战争以后才打开国门,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前往美洲的路线之后,过去分立的文明被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真正的“世界体系”。
接着,李教授谈到了中国古代外贸的三大历史转变:一是外贸重心由陆上贸易转向海上贸易;二是海上贸易的主要活动区域由“西洋”转向三洋交汇的“南洋”;三是由官方贸易转向民间贸易。这三大转变不是孤立发生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李教授重点介绍了唐宋时期海上贸易的发展情况,指出宋朝在造船、航海方面走在世界前端,进入大航海时代以后,中国也是海上贸易的重要一环。
中国外贸商人经历了由外来到本土的历史转变。前近代外贸商人大多数是具有多副面孔、多种特点的商人,与包括国家在内的不同形式的暴力组织有着程度不等的联系,并且往往自身就拥有相当的武力。强有力的商人采取各种手段(特别是暴力),建立“军事—商业复合体”,以创造一种国际贸易赖以进行的秩序。根据身份的不同,可以将这些商人分为官商、私商、军商、胡商、华裔等。而私商与海盗的身份常常相互转化,“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总之,自公元8世纪开始,到15世纪欧洲人来航东洋,这八百年间为阿拉伯人在世界通商贸易舞台上最活跃的时代,明代以前我国与海外诸国贸易往来的主动权掌握于海外商人手中,之后则以中国商人为主。
最后,李教授讲解了对蒲寿庚和郑成功两个外贸家族的个案研究。蒲寿庚亦官亦商,官商合一,可以凭借权力更大规模地开展香料贸易,并可通过各种合法与非法手段攫取利益,增加财富。郑成功建立起的贸易体系,基本上是保密商团组织,有“山五商”和“海五商”等商行。郑芝龙—郑成功集团与荷兰东印度公司有过激烈的竞争,还发生过武力冲突。
到了明代,先前在中国的外来商人已基本上被排除在中国的海上贸易之外。在此之前的外来商人,对这个转变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他们从世界各地来到中国,将其国际贸易的各种知识也带到了中国。经过与中国本土商人的长期交流和合作,这些知识融入了中国的国际贸易知识系统中,这种系统优于以往的中国或者外来的知识系统,因此促进了中国海外贸易的巨大发展。
讲座结束后,黄纯艳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并对李教授为师生们带来的学术盛宴表示感谢。本场讲座全景式地呈现了中国海上贸易的发展历史,以全球史的视野对海商做了长时段的研究,不仅充分掌握国内外的史料,还与国际上的研究动态紧密结合,数据翔实,既有宏观分析,也有个案研究。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与李教授进行交流,李教授一一解答,与会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颇受启发。
历史学系融媒体中心
撰稿:贾林晓
编辑:颜雪纯
投稿邮箱:lsrmtzx202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