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0日下午15:00,大夏世界史系列讲座第21场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楼1306室如期开展。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的刘健研究员为全校师生做了一场“古代西亚楔形文字的传播与扩散――一个‘区域整体史’的视角”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历史学系李海峰教授主持,曲靖师范学院中国铜商文化研究院的陈艳丽老师参与。
首先,刘健研究员对“区域整体史”研究中的一些涉及全球史研究方法的理论进行了介绍。近年来的“全球史”思潮,是用“全球化”的视角和宏观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从整体上来考察自然与人类发展的历史运动。其特点是以大范围、长时段和动态的比较的历史观察方法来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以近代以后的历史为主要研究对象,其研究视野突破了国家与民族的界限。其中,跨文化的互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和威廉・麦克尼尔的文化圈理论是全球史研究中的重要理论。刘健研究员将古代西亚作为一个整体,运用了世界体系理论中的“核心区”和“边缘区”概念,以楔形文字的传播和扩散这样一个文化现象为着眼点进行思考和分析。语言文字随着商业活动、战争和掠夺以及国家间的和平交往、人口迁徙不断地发展与传播。
其次,就楔形文字的起源与传播而言,刘健研究员从长时段的视角来分析解读楔形文字的发展、扩散与消亡的历史。楔形文字的起源大约在BC3200年,到约BC2900年发展成熟,从早期的图画文字逐渐演变成“楔子”形状构成的文字。就两河流域的文字而言,文字起源的最初目的是用以记事,起到管理生产生活的功能,而非许多学者认为的神圣起源。早在图画文字时期,楔形文字就已经开始向外传播,范围相当广泛,这种图画文字的泥板在今叙利亚、伊朗、以及两河流域平原的北部都有发现。BC3500之后的乌鲁克文化影响范围几乎遍及整个古代西亚地区。极有可能在当时西亚的几个地区已经开始出现文字,而楔形文字或者说图画文字的传播把这些文字的萌芽给扑灭了,随后各地接受了楔形文字,进而发展出使用楔形文字语言系统的本地区的文字。
最早使用楔形文字表达的语言是苏美尔语,随后被阿卡德语替代,成为国家官方语言和民间语言,而此时苏美尔语的使用范围仅局限在宗教和教育等领域。阿卡德语楔形文字随着阿卡德帝国对外征服,不断增大其国际影响力,除了巴比伦方言和亚述方言,先后形成了苏萨阿卡德语、博阿兹柯伊阿卡德语、阿拉拉阿卡德语、努兹阿卡德语、乌加里特阿卡德语和阿玛尔纳阿卡德语。在这些地区,阿卡德语一度成为官方认可的语言和国际交往的通用语言。在字母文字阿拉米文兴起后,阿卡德语也面临同样的式微境况。苏美尔语和阿卡德语楔形文字先后于BC100年和AD100年左右消亡。楔形文字短期内确立了自己的国际地位,迅速传播到了西亚各个地区,有很多其他古代民族、地区接纳了楔形文字体系来书写自己的语言,用楔形文字书写的语言涵盖了众多语系,包括塞含语系的乌加里特语,印欧语系的赫梯语和古波斯语,以及未完全破译的楔形文字卢维语等。同时,古代西亚也存在着其他文字书写的语言。古代西亚作为一个区域整体,它的语言文字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特别复杂的现象。
最后,刘健研究员以区域整体史的角度,将阿卡德语区看做整个古代西亚的核心区。核心区的范围在不断扩展,受到阿卡德语影响,使用甚至发展出自己文字的地区为新核心区。接受楔形文字的其他族群为次核心区,而那些发现的大多数楔形文字文献为外来文献的地区则为边缘区。楔形文字的扩散,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反应了复杂的文明互动关系。
在讲座的交流环节,在场师生就楔形文字字符的演变和与语法系统的关系,以及与象形文字、字母文字之间的比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通过这次讲座,同学们对古代西亚的楔形文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两河流域的研究有了一个新的视角。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