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3日,华东师范大学第二个主题活动日也在这春日明媚的华师大校园中悄然来袭,我们在丰富的阅读系列活动中,共沐书香。在闵行校区,樱桃河畔,咱们历史系也通过读书会、讲座、阅读经验交流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同学们的互动中,一起读史求实。
上午10:15,思文读书会在大学生共享空间220举行。本期读书会邀请了我系赵晋老师,与同学们就《“边缘人”纪事:几个问题小人物的悲剧故事》一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活动开始,由两名同学分享自己的读书体会,并联系书中人物的命运及当时历史背景进行提问。赵晋老师耐心的作了解答,并且指出本书研究角度的独特性在于:历史研究往往关注“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现状,而本书运用档案史料去还原“边缘人”的波折命运。这给我们进行当代史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引导我们重视民间资料的搜集和对小人物的关注。其后,赵晋老师与同学们就当代政治运动的深层原因、人性的复杂性等话题也进行了讨论与交流。活动结束时,大家都对书中所描绘的时代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理解。阅读使人明智,人不可一日无书。在阅读与分享中,我们了解历史小人物的生活状况,对话灵魂,心怀乾坤。
下午1点,在历史学系在1306教室举行了公众历史书写主题讲座。《地图上的法国史》一书的作者朱明老师,为大家来分享公众历史书写的心得与体会。前几年,他给澎湃新闻写过有关美第奇家族的系列文章,可看作他在公众史学领域的一次尝试。朱明老师认为,和专业论文相比,通俗类史学写作并非易事,通常需要有感而发,也需要精巧构思。在写作过程中,他恰好在佛罗伦萨考察,重走了与美第奇家族有关的大街小巷。这既能够体现历史感,也强调了专业性。随后,老师介绍了他的著作《地图上的法国史》。对于公众来说,繁杂的文字叙述不如地图来的感受直观,使用地图有利于更好理解历史状况,这在国外历史学界得到广泛应用。从地图看世界,体现的是一种全新的时空观念,需要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去考察。他以“911事件”为例,说明了自己治史取向的转变。“911事件”的发生,以及到法国的生活经历,让他关注到传统国别史之外的一些东西。之前他所理解的“西方中心论”,以欧洲人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容易片面地理解世界。而从全球视野来看,则能够突破这种局限。朱明老师认为,现如今公众的历史学习热情非常高,而历史学习资源相对匮乏,这就需要我们去进行通俗类历史书写,需要我们去引导大众,推广给世界。我们更注重的应该是精神层面的书写,带给公众一种史家的认知。公众史学不可固步自封,公众史家要树立自己的世界观,再去引导大众,传达给更多人更全面的世界史,与中国有关的世界史。
最后一场活动是阅读经验分享活动,下午3点在历史学系1306教室举行。魏晋隋唐史研究方向的刘啸老师应邀出席本次活动,为同学们分享了他多年来的阅读经验和感悟。老师结合自身研究方向,从史料和论著两个方面进行分享。就历史研究而言,历史文献和学界论著是学生阅读不可脱离的两个方面。刘啸老师指出,史料是历史研究的依据,治中国古代史,首先要对各时段的基本史料有一个基本概念,古籍文献了然于心是严谨治学的第一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作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最为详尽的官修图书目录,是中国古代史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文献,应加以视。就学术论著而言,刘啸老师认为,在信息爆炸、论著纷繁的时代,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要有选择的涉猎,以阅读名家经典为基础,学习名家选择和运用史料的技巧,而后扩展阅读。“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刘啸老师还指出,好的学术素养,扎实的史学功底,是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阅读的目的虽是从书中摄取知识,但也不能急于求成,不能“一口吃一个胖子”,没人生来就能写就一手好文章。他希望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中都能以一颗“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也不要把自己不当回事”的平常心,踏实读书,踏实治学,在历史研究的道路上不断进取。分享活动虽以中国古代史研究为例,但读书万变不离其宗,与会的位同学均表示受益良多。
历史系以“读史求实”为主题的系列阅读活动得以圆满结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读书治学需要时间的积累和个人的努力,希望历史系同学们能够在平时阅读过程中多思多想,积累经验,收获新知。
文:蓝颖韵、魏若宁、李梦璐、王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