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史季沙龙第二十六期:追忆二战往事,展望美好未来
发布时间:2015-12-18
  2015年12月16日下午一时,由历史系团委、青年史学社主办的第二十六场史季沙龙于人文楼5403报告厅正式开始。我们有幸邀请到孟钟捷和徐显芬两位老师担任嘉宾。主持人是范瑞萱同学。本次沙龙的主题为“二战战败国的反省与改造之路”。
 
  在主持人简单的介绍了本次主题以及背景后。帷幕正式拉开。
 
  首先,对于主持人提出的关于战后德日的处理问题,两位老师均从“占领”这一政策方面入手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孟钟捷老师循从“占领”这一现象的发展,点明占领这一行为在十九世纪的常见性,并结合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占领莱茵非军事区和鲁尔煤矿区的失败案例指出其弊端。而后在涉及二战后德国的占领问题时,以分区为切入点,讨论了盟国特别是苏联对于这一政策的影响,并延伸出各国在所占领分区的改造程度及内容。接着老师结合冷战这一国际局势的变化,说明了在此时间内由于分区间的矛盾加深而造成纳粹一些高级军官未被彻底改造的问题。
 
  
  徐显芬老师则着眼于此时期内的美日关系进行解读,同时也与孟老师所讲的德国的分区占领做了对比,把美国在日本的占领归结为一种单独的、间接的占领。徐老师以1947年为界,重点围绕《和平宪法》、《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旧金山条约》这三份文件的相关内容,点出美国在占领日本期间改造的成果和不足。另外也涉及了日本国内财阀势力的问题。
 
  
  接下来 ,主持人针对每一位老师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不同的问题。
 
  孟钟捷老师就德国反省这一事件本身抒发了自己的观点。开始谈到反省,孟老师巧妙运用比喻揭示了从战胜国和战败国两个角度看待反省是截然不同的。同时,引入“集体罪责”的概念,借美国初入德国占领区的排斥政策之事实与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四罪”(刑事罪、政治罪、道德罪以及原罪)之言,指出占领改造的理论前提为集体罪责以及其偏狭的种族主义倾向。以不同为点,分析了在政府眼中和人民眼中 “反省”意味不同,进而提出“德国人的反省某种程度上是虚幻的”这一观点。
 
  徐显芬老师则沿着孟钟捷老师的思路对日本战后的反省作出了一些解读。首先,徐老师肯定了孟老师不同行为体对反省的不同这一观点。接着略谈了一下日本政治领袖对反省认识不清的问题。而重点则居于中日对战争的不同认识以及战争责任的表述方面,并提及主观情绪对这些方面的影响。而对国内把日本的教科书事件以及不承认战争罪责的现象上升为反省问题表示否认,认为两国对反省问题的理解仍有一段距离。孟老师在此后也表示日本在战争反省上的发展要落后于德国。
 
  关于德日两国战后重建的复兴之路,两位老师也分别进行了解读。徐显芬老师从经济、社会、政治这三个方面剖析。经济上,老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介绍了日本战后的经济发展、政界同经济界的关系,特别是以对外援助方面的变化为映像。而社会方面的发展,则以老年人的福利和留学、出国旅游等对外趋势为主要内容。政治上天皇制的改造和选举制的变动成为老师的重点。孟钟捷老师紧随其后,首先表示在战后的发展上有其相似之处。接着以政治为切入点,介绍了这一时期联邦德国对总统权力过大、中央权力过重以及政党碎裂化等问题的改造措施,并分析了此时的政治结构。经济上,孟老师结合50年代前后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形势进行比较,对统一后德国国内市场和东欧市场的发展也作了说明。
 
  接下来,两位老师也对本次沙龙主题进行小结。徐显芬老师以历史问题即是历史现象为结语,强调战争处理与战争认识问题的混杂,认为日本反省的走向值得关注。同时也肯定了美国对日本非战争化的改造。孟钟捷老师则着眼于战争的记忆,提出了受害者情结――德、日在不同程度上身为受害者的情结,认为“记忆稳定下来就是文化的记忆”“反省才刚刚开始”。
 
  
  讲解才结束,同学们的疑问就随之而来。第一位同学就德、日与邻国关系的问题向两位老师请教。徐老师从日本“西方国家”的自身认同和政治经济的追随关系两个方面做出了解答,说明了日本对地理上的邻国不用心的原因。孟老师从德国与周边各国编写历史教课书这一事件进行分析,展示了德国同周边国家交往的复杂性。另外一位同学向孟钟捷老师询问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在人民认识问题上对统一的影响。老师也从两者间对罪责的不同说法进行阐释。有的同学另辟蹊径,结合鲁尔区的战略地位和美国将其奉还德国的事例入手,谈及这一现象的实际原因。而有的同学对于日本政治不成熟的问题产生了疑问。老师一一予以解答。最后的两位同学分别对日本认错的态度与文化的关系和德、日地理因素对政策的影响方面提出问题,孟老师认为文化、地理决定论观点过于绝对化,而徐老师认为日本的文化有一定影响,但从日本二战时期的行为来看,对日本海洋国家的定位有所异议。
 
  本次史季沙龙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德、日战后的反省与改造,或臧或否,然而通过老师的细心讲解和同学们的积极探索,这无疑为我们在德、日战后反省和改造的研究上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再次感谢老师和同学们让我们享受了一场美妙的史学盛宴。
 
 
  文字编辑:谢春晖
  文字校对:廖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