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7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跨区域文明研究中心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联合在闵行校区人文沙龙举行了主题为“帝国的崩溃和世界秩序的重组”的会议。本次会议由华东师大历史系孟钟捷担任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孔令琴老师,西班牙访问学者Raúl Ramírez Ruiz,历史系瞿骏、朱明、刘敏、王悦、肖琦以及众多学生参加。
第一单元 帝国史的理论与方法
刘敏老师做了题为“从帝国角度构建全球史”的发言。她以美国学者的一本著作为切入点,指出青年学者应该突破传统的世界政治史藩篱,以跨区域帝国的视角,来关注帝国之间长期紧密的交互作用。此外,她还提到要探讨不同帝国多样化的统治形式、可能性及其局限性;关注帝国由征服转向治理的不同道路;探讨长期以来人们对政治和如何组织国家思考的多种方式等。
朱明老师做了题为“印度洋与帝国史研究”的发言,其重点在于从帝国史的角度来看待印度洋的地位。他认为:首先,印度洋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要从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和以中国为中心的视角来看待印度洋这块中间区域。其次,他从商品、人、宗教、信息、城市以及与海洋相联系的帝国等角度分析了印度洋区域的形成。最后,他从历史和人类学的角度讨论了印度洋海域的研究潜力。
孟钟捷老师代法国高等研究院的赵超做了题为“法国的帝国史研究”的发言。他主要介绍了”法国帝国史研究”的动态,并对比德法,指出法国重视讨论的话题是帝国的空间,主要是指领土主权的问题,而德国人则喜欢讨论概念方面的问题。此外,他还指出帝国内部宗教的多元性,包括宗教包容和信仰差别、邦国差异和宗教差异等。
第二单元 历史上的帝国
王悦老师做了题为“罗马帝国衰亡再认识”的发言。她向大家介绍了“罗马帝国衰亡研究”的最新动态。但她认为罗马帝国其实谈不上衰亡,衰亡问题是一个假命题。此外,她还认为罗马帝国的“衰亡”时期其实是另一种繁荣,是宗教和社会文化的繁荣期。
西班牙访问学者Raúl Ramírez Ruiz做了题为“帝国为控制海洋路线而战(15-19世纪)”的发言。他主要讲述了15-19世纪各大帝国为占领海洋优势和控制海上航线而进行长期的战斗。尤其以西班牙为例,他讲述了西班牙的海上力量从拥有制海权到制海权丧失的问题。
第三单元 20世纪的世界秩序:想象与现实
瞿骏老师做了题为“清末民初中国读书人的全球视野与殖民想象”的发言。他首先介绍了明清时代读书人的全球眼光与殖民想象,然后指出20世纪初读书人全球想象的一些要点。最后他还从教化天下到竞雄于世界的渐渐转变、进化论与狭隘人种学的形成、殖民的中国梦等方面提出了清末读书人的殖民想象。
孟钟捷老师做了题为“德国与一战后凡尔赛体系的建构”的发言。首先,他介绍了“帝国崩溃”研究的一些关注点和忽略点,并进一步指出关于凡尔赛体系的研究一般都关注一战后战胜国的思路,而忽视了德国在即将灭亡时所提出的想法及其对后来国际秩序建立的影响。最后,他指出近十年来学界认为《凡尔赛和约》并非严苛而是温和的观点,并为此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肖琦老师以《帝国的概念》一书为参考,做了题为“法国的帝国史研究”的发言。首先,她分析了帝国的概念,并指出法国人不喜欢用“帝国”的概念。法国人一般不说“法兰西殖民帝国”而喜欢用“法兰西殖民空间”一词。其次,她还指出法国人认为法国只有法兰克帝国和拿破仑帝国两大帝国,但一般又认为由伟人力量推动建立的拿破仑帝国不具备代表性。最后,她还强调,法国人总是认为法国的殖民扩张是由于文明的驱动而非利益的驱动。
在会议的最后,与会者对今天会议的内容给予了充分的总结。参与的教师也就会议发言中所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积极地交流,整场讲座最后在热烈讨论的气氛中结束!(田欣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