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台北大学历史系陈俊强教授“汉唐间刑罚的发展与变迁”
发布时间:2014-10-26
 

20141024日上午,台北大学历史系主任陈俊强教授应邀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做了题为《汉唐刑罚的发展与变迁》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历史系章义和教授主持,历史系孟钟捷教授、王进锋老师和部分本科生、研究生聆听了报告。

本次讲座,陈教授主要从五个方面阐述主题。首先是论述古典刑罚的核心――肉刑和象刑。肉刑即对罪犯施以切断肢体,割裂肌肤的刑罚;象刑则是采用区别罪犯衣冠服饰色泽的方法作为惩处手段。其次,陈教授从春秋战国竞雄,列国为求足食足兵以致徒刑逐渐兴起,谈到汉初缇萦救父,肉刑得以废除。再次,陈教授以“肉刑的阴魂不散”这一生动形象的标题开始,揭示出自东汉初至东晋末年的三百年间,朝臣恢复肉刑的请求从未停歇,由此引发对恢复肉刑的法制意义探讨,即当时“死刑太重,生刑太轻”,缺乏“中刑”调剂所带来的刑罚失衡状态十分严重。第四,陈教授认为“流刑”的成熟和隋唐新五刑即“笞杖徒流死”的确立,标志着古典刑罚至传统刑罚的成功转型。北魏太和十六年,流刑正式入律,成为刑罚中的正刑。而流刑的设立,使得肉刑争议平息、徒刑年限缩减,乃至死刑废除的首次尝试以及促成隋唐新五刑的确立,皆说明了流刑的成熟是隋唐刑罚制度的最突出标志。最后,陈教授立足于上述内容,通过比较得出了刑罚制度由“古典”到“传统”转变的四点特征:刑罚自残酷转变为人道;从直接亏损人们身体到不再碰触人们身体;从“展示”转变为“想象”;出现多元形态的“区隔”。

陈教授学识广博,语言诙谐生动,既有自己的观点,又旁征博引,介绍前人名家大作,在座同学听得兴致盎然。演讲结束后,章义和教授进行了点评和总结。在互动环节中,几位同学针对报告中自己的疑问和看法,与陈教授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