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讲座预告:大夏讲坛144讲:科大卫:马克斯•韦伯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发布时间:2014-05-19
 

主讲:科大卫教授

题目:马克斯•韦伯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时间:201452010

地点:闵行校区图书馆报告厅

 

主讲人简介:

科大卫(David Faure)教授是国际知名的中国社会史研究者、中国历史人类学•区域社会史研究的领军人物。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华南宗族、中国商业史、香港史、中国各地之地方史,近年关注山西、江南及西江地区的历史发展。他的主要著作有:Emperor and Ancestor: State and Lineage in South China, Stand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中译:《皇帝与祖宗:华南的国家与宗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China and Capitalism, A History of Business Enterprise in Modern China,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6;《近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他在研究中着意于田野调查,在著作中大量使用口述、碑铭、契约史料,致力于揭示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社会结构,特别是华南地区自宋代以来的文化与社会变迁。

科大卫教授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士)、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曾任职于牛津大学中国研究所,现为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伟伦历史学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比较及公共历史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

 

内容概要:

马克斯•韦伯不了解中国;但是为什么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非了解韦伯?马克斯•韦伯写了满受中国历史学者批判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又在同样思路下, 写了后来在英文翻译时合成为《儒教与道教:中国的宗教》的两篇文章。我们可以说,他对中国经济史是一窍不通,对很多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发展,都不大了解。但 是,他的巨作《经济与社会》影响西方社会经济史至大。只要读布劳岱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就可以知道韦伯对制度史影响多深远。

中国历史学者对韦伯的论点,基本上是我行我素。中国制度史停留在考据上。中国法律史把在中国文化里找出与西方法律相辅相成的制度作为己任。中国经济史现在往 数字游戏方向跑。在中国历史需要面对世界的今天,可能我们应该回头看看中国社会与外国的比较――在还没有谈到异同的时候,需要问什么问题。

读马克斯•韦伯是一种挑战。它背后的思路以人类行为“可算性”代替了西方的社会合约论。它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历史的一种解析,与新教伦理、儒教、道教没有多大的关系。它提出来的问题对我们今天写的中国制度史、法律史、经济史都是一种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