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8日晚,德国史研究会副会长、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罗衡林教授受邀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做题为《论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实质》的讲座。本次讲座是华东师大大夏世界史讲座“德国史前沿”2020年春季学期的第一讲,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系主任孟钟捷教授主持,是疫情期间第一场通过线上视频连线方式举行的“云讲座”,吸引了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苏州大学等学校的三百多位老师和同学聆听。
罗衡林教授是国内非常知名的研究20世纪德国史的专家,曾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美因茨历史研究所担任过访问学者,出版过《通向死亡之路——纳粹统治时期德意志犹太人的生存状况》《基督教会制度史》等著作。本次讲座涉及了罗衡林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通过分析纳粹党的性质构成、思想纲领和内外政策来揭露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实质。
首先,罗衡林教授介绍了纳粹党的性质成分。从罗教授给出的数据中可以看出,纳粹党中工人的比重最大,其次是职员和一些独立经营者,农民和其他成分者占比最小。这说明纳粹党是以中下层群众为主体的政党,拥有相当广泛的民众基础。一战结束,经济危机爆发,这些人对魏玛政府感到不满,“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呼声日益膨胀。加之经济危机使大量游民和失业者涌入纳粹党,为其提供了发展良机。接着罗教授又指出纳粹党领导层出身社会下层、实际上是充满野心的投机分子和社会渣滓的实质。
接下来罗教授从希特勒的“生存空间理论”入手,以清晰易懂的逻辑顺序讲解了纳粹党的思想纲领。希特勒认为日耳曼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种族,理应获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因此应该推翻《凡尔赛条约》的压迫,以扩张方式建立统一的大德意志民族国家。基于这种思想,在解决“生存空间问题”的五种方法中希特勒坚决地选择了对外扩张。以此为出发点,罗教授讲解了纳粹党思想纲领之间的关系。鉴于希特勒要把民主制度、世界和平连同凡尔赛条约一起抛弃,把马克思主义、布尔什维主义连同犹太人一起消灭,所以他的思想与其说迎合了德国广大的民族主义情绪强烈的民众,不如说更符合容克军国主义和垄断资本的愿望。罗教授进一步从德国当时经济大危机的社会背景和军国主义传统等方面分析了纳粹党思想纲领的形成。
最后,罗教授从政治、经济、对外、民族迫害四个角度梳理了纳粹政权执政期间的内外政策。在政治方面,纳粹党实行中央集权制和一党制,通过派国家专员接管地方政府、解散邦议会、取消联邦制、压制肃清其他党派、拉拢控制国防军等方法达到取消民主、实行独裁的目的。在经济方面,以扩军备战为目的,运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改组德国国民经济,纳粹政权和垄断财团之间相互利用、互利互惠的关系,纳粹头目成了德国经济的最高控制者。在对外方面实行对外侵略扩张,1933年到1936年陆续退出国联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组织,撕毁《凡尔赛条约》和《洛加诺公约》,紧接着开始了其东扩的步伐。罗教授把迫害犹太人作为单独的重点来讲解,从意识形态、实际利益、反共需求、反犹传统四方面阐述了纳粹政权大肆迫害犹太人的原因。
在讲座结束时罗衡林教授对本次内容做了如下总结:德国的法西斯专政不能简单等同于金融资本的专政,它的特别之处就是一群极反动的势力(既有金融资本,也有封建余孽,还有下层社会渣滓)的独裁统治。他们在“民族社会主义”的反动旗号下聚集一起,在消灭马克思主义、扩军备战、对外侵略这一共同目标下结合起来。
在提问环节中,同学们的提问热情高涨,与罗教授讨论了关于“德国的反犹传统”等问题。本次讲座中,罗教授的讲解逻辑清晰,思维易懂,环环相扣地为大家讲授了纳粹党的相关知识,揭露了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实质,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