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历史学系发表于上海
一一10月14日,《会通与专精——首届“人文化成”研究生论坛之历史专场》于华东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承办,面向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在读研究生征稿。
一一论坛于10月14日上午9时正式开幕,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系主任王进锋教授致辞。他向各位学员的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人文化成”论坛成立的初衷,并希望同学们扎实提高科研水平。随后,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李瑞璞作为本次开幕式的学员代表上台发言。李瑞璞同学分享参加论坛应具备的两种心态:一是见贤思齐,二是坦诚相待,并提出将此次论坛作为加强系内硕博研究生沟通交流、相互促进的契机,搭建系内研究生的学术共同体。
一一
本次论坛有幸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崔丕老师、路新生老师为大家带来精彩的讲座。
一一崔丕老师进行了题为《巴统对原子能物项管制政策的变迁》的讲座。崔老师将定性、定量两种研究方法应用于研究之中,他首先介绍了巴黎统筹委员会的建立和基本使命,继而围绕“巴统的第一个原子能管制清单如何形成”“巴统对原子能管制政策的例外程序”“美国政府最大免除程序的政策调整对于中西方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扮演的作用”三个问题展开讲解。
一一路新生老师则进行了题为《赵氏孤儿历史书写的美学剖析》的讲座。路老师首先介绍了历史学与美学、艺术之间的连接问题。而后,他分享了黑格尔美学、艺术的论述对自身的启发和思考。最后,他通过赵盾的“历史形象”及史实、美文分析与写作的客观性三个方面剖析了《赵氏孤儿》的历史书写。
中国史分论坛(一)的第1组共有5位同学作报告。
一一郭梓林同学通过考证对十六国北朝陇西、安定世家大族迁移至三辅的过程,分析了士族郡望在迁徙中不断丧失地方根基,被纳入国家官僚体系的过程。江萍同学对周人“受命”观念的本质内涵进行探析,并揭示了其与西周最高统治权力的关系。沈雷同学认为中宗朝权力秩序存在三重逻辑(宫朝、男女、特命与准法),且三者向外传递,构成其时特殊的权力格局。张嫣娟同学认为汉代《列女传》中对女性他者化形象的塑造有一个从自主女神到理想母亲的演变,而这是受儒家性别制度的运行机制影响的后世著述重塑的结果。李蕴文同学试图将郑樵的《诗经》学放到《诗经》宋学的发展脉络中,从其渊源、构建及其对朱熹的影响等方面对其进行考量与定位。
一一在随后的讨论环节,王进锋教授对同学们的文章做出了细致的点评,肯定了同学论文的创新点,选题思路的清晰以及史料的丰富度。
中国史分论坛(一)的第2组共有5位同学作报告。
一一杜翔同学经由科举注本《五经备旨》的传播,考察了读者对经学读本的接受所映射出的时代交互。何聪聪同学提出了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的两次修订当中所突出关涉的三大问题:古史分期问题的推进、族认识的提升、政治和学术互动并部分影响了“史学求真”。余耀鹏同学对翦著《中国史纲》中的“商人地主”概念展开研究,并借此透视翦伯赞的史学思想和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学论争的情况。王乐鑫同学认为清末科举改制之首倡的“中国政治、史事论”,体现了清末读书人运用传统思想资源,经世致用,融贯中西,主动探寻近代转型的合理方向。李瑞璞同学认为近代知识界有关“吉隆坡王”叶来的历史书写及形象变迁与时代议题相勾连,折射出知识生产与社会变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联。
一一在随后的讨论环节,点评教师王应宪副教授就同学们的论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同学史料的解读、行文逻辑的改进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对同学们大有裨益。
中国史分论坛(二)第1组中共有4位同学作报告。
一一本组评议教师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的赵崧杰老师。梁佳毅同学以新民学会对“湖南自治运动”的探讨为中心主题,展现了新成员思想之间明显的分歧。与此同时,该文揭示了成员之间接受、交流着共通的思想资源,以及他们在思想上诸多隐而未发的相互“认可”与共识。李玉杰同学的报告以施复亮的中间派思想为个案,考察其内涵与发展及最终归宿,探究了近代以来具有自由主义倾向的知识分子如何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芮雪同学的报告研究了1925年至1930年中共中央军事部的演变。吴晨嘉同学以民国时期海南地区的疟疾医治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中医与西医应对疟疾的方式及民众心态的矛盾与变化,以期历史地认识该地社会发展状况。在自由讨论环节,各位报告人对评议进行了回应,赵崧杰老师也针对四位同学的研究提供了不同的建议,并强调了在历史研究的过程中要强调“历史感”。
在中国史分论坛(二)第2组中共有4位同学作报告。
一一本组评议教师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刘建平副教授。徐晗同学的论文研究了上海解放后发生的“大美晚报”事件。颜雪纯同学的报告通过研究1922年至1927年左翼文化在上海大学的传播过程,展示20年代知识青年、大学与政党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张子扬同学的论文在分析中共相关报刊、文件的基础上尝试考察租佃关系序列形成的历史过程。卓辉立同学的论文利用了耶鲁大学馆藏的托事部档案与燕大外籍教师档案,以及美部会华北传教站的教会档案,探讨了解放军进抵北平后,外籍教师对新政权的观察与判断,以及托事部对局势的预估与反应,并分析了外籍教师在中美之间发生白皮书事件、华德事件之后,燕大外籍教师的心理变化,以及努力修复中西关系的一次尝试。刘建平老师首先肯定了本次活动,认为同学们可以多多参与此类活动,来升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也针对不同同学的报告进行点评和深入交流。
世界史分论坛第1组共有5位同学进行报告。
一一世界史分论坛第(1)组中,五位同学分别作论文报告,点评教师为高嘉懿副教授。其中,顾铭晨同学探讨了美国向土耳其部署中程导弹的复杂过程,揭示出美土同盟关系的特殊价值,以及美国以核部署确保威慑的思维与逻辑。崔语倍同学以亚洲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委员会为抓手,探究了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对亚洲经济政策的转变,以及美国对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初步构想。孟不凡同学从台湾当局积极对美交涉和在美公共宣传两个角度,回溯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台湾的对美外事工作与美国政府的应对。孟津同学的论文指出了美国在对韩国 PL-480 援助项目上,为维护自身经济利益而弱化了人权问题。王哲一同学提出美苏太空合作的成效深受冷战时的国际格局的影响。在教师评议中,高嘉懿老师总体肯定了同学们的写作完成度,但同时也提出了部分论文存在问题意识不够明确、选题过大等问题,强调应注重具体案例落实并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在自由讨论环节,各个报告人对评议进行了回应,并针对上述问题与高嘉懿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世界史分论坛第2组共有6位同学进行报告。
一一世界史分论坛第2组中,六位同学分别作论文报告,点评教师为张锐老师。其中,陈彦如同学的报告论文聚焦于日本新潟县卷町1969年至2003年间兴起的一场反对建设核电站运动,具体分析了当地居民团体取得最终胜利的三个原因。高志明同学的报告论文讲述了1967年8月22日北京造反群众火烧英国驻华临时代办处的暴力涉外事件,并根据英国的档案还原了英国政府对此的认识,讲述中英两国政府最终如何妥当处理了双方关切的问题,共同迎来外交关系的正常化。郭畅嘉同学的文章分析了二战后初期,苏联国内“反世界主义”话语的形成过程,指出反世界主义运动给苏联知识界造成了损伤,贬义的“世界主义”长期在舆论中回荡。朱炜颉同学的报告聚焦于苏联政府1942年对战时经济进行的全方面调整,认为此番调整充分体现了苏联总体战决策中战争经济和军事组织间的紧密联系,也深切反映了其自身战争组织活动模式。张一帆同学重点关注1832年之前对美国政治与思想影响深远的政治家卡尔·霍恩的“国家主义”思想。文章从卡尔·霍恩的个人经历、所受教育、政坛氛围等方面研究和分析卡尔霍恩为何从“国家主义”逐步转向“州权至上”思想,试图从卡尔霍恩个人的思想变化及其变化原因探究当时美国政治社会矛盾。胡朕同学指出18世纪末以后,法国戏剧成为荷兰社会文化活动的关键部分,社会的互动和妥协调和是这一时期海牙城市中法国戏剧活动的主要特征。教师评议中,张锐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的问题意识、语言能力等方面的优点,但也指出了同学们论文中具体存在的史料选择、史料解读、行文逻辑及学术用语等方面的不足。此外,张老师指出,学术用语的选用和打磨需要同学们更多的知识积累和更大的耐心,直接体现同学们的学术功底,值得同学们重视。自由讨论环节,报告人围绕评议人的问题进行回应,还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进行了深入的互相学习。张锐老师也就讨论进行了指导。
闭幕式
一一10月14日下午,分论坛结束之后,与会师生集体出席了论坛的闭幕式。论坛闭幕式由高艳梅同学主持。中国史分论坛代表王乐鑫、世界史分论坛代表胡朕,分别进行了总结报告。他们表示能够参加本次论坛的机会是难能可贵的,感谢系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进行学术交流、思维讨论的平台,同时,同学们将继续践行汇通与专精的信念,将其作为自己学术研究的追求。
一一之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路新生教授也表达了对各位学生的殷切期期望,强调历史学中“人”的重要性,提醒大家做研究时要关注“人”的存在。最后,由张锐老师为本次论坛三等奖获得者吴晨嘉、徐晗、沈雷、郭畅嘉、孟不凡同学颁发荣誉证书。王进锋老师为二等奖获得者王乐鑫、李瑞璞、张子杨、江萍、陈彦茹同学,及一等奖获得者卓辉立、顾铭晨同学颁发荣誉证书。至此,首届“人文化成”研究生论坛圆满结束。
——历史学系融媒体中心——
编辑:窦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