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旅行史:全球化的网络与形式——第十九届中法历史文化研讨班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24-10-24

9月23日至9月25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主办,中国法国史研究会协办的第十九届中法历史文化研讨班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顺利举行。今年研讨班的主题是“旅行史:全球化的网络与形式”。来自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法国社会高等研究院、巴黎第三大学、格勒诺布尔大学等机构的七位专家学者进行授课,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温州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高校与科研院所的50多名教师与硕博士研究生参与了研修。 

9月23日上午,研讨班开幕。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主任朱明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今年的中法历史文化研讨班迎来了20周年纪念,从旅行史的角度看世界史,可以补充以时间为主线的历史叙述,商品、人、思想的流动构成了旅行史的内容,研究者需串联过去与当下,比较世界不同区域,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当下。二十年来华东师大历史学系与法国学术界的合作,不仅延续了法国的优良史学传统,还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和创新。中国法国史研究会荣誉会长端木美研究员以热烈的致辞表达了对本次研讨班中外交流的殷切希望,并对所有参会的师生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对参与筹措此次会议的师生学者表示衷心感谢。

图片

与会者合影


随后,与会学者为研讨班全体师生学员带来了六场别开生面的报告会。


图片

9月23日上午,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的莫里斯·埃马尔(Maurice Aymard)教授做了“植物的旅行:甘蔗与蔗糖征服全球的历程”的报告。他在讲座中除了以甘蔗、甜菜这两类经济作物为主题以外,还通过人类对甜味的需求串联了这两种作物在全球范围的旅行,并以长时段视角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梳理。

图片


图片
23日下午,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米海伊·科尔比埃(Mireille Corbier)教授围绕“罗马帝国:在流动性与非流动性之间:个体与群体流动轨迹与文化遗存的分析”这一题目做了报告。科尔比埃教授不仅深入解析了罗马帝国各个阶层在地中海区域的旅行,同时还关注了在当时几乎平行存在的两大帝国——罗马帝国和汉帝国在城市内部流动性方面的差异。
图片
图片

9月24日上午的第一场讲座由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艾迪安·布尔东(Étienne Bourdon)副教授带来。他的主题是“16世纪至1860年中欧之间物的旅行”。在旅行史的研究中,布尔东教授一向注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在此次讲座中,他将旅行史研究与地理学、制图学、图像史等方面的成果结合起来,将这一时期物品的旅行作为折射研究社会、文化、消费等方面的窗口。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式生动地展示了旅行史作为历史学领域的新学学科的前景与活力。


在24日上午第二场讲座中,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的吴蕙仪研究员围绕“清代中欧之间文本的旅行”这一主题进行了报告。她通过探究耶稣会士在华的知识获取途径以及当时欧洲对于中国知识的建构,来理解中欧两套不同知识系统的旅行与交流背后所反映的文化碰撞,为如何以平等的跨文化视野进行知识史研究提供了范式。


9月25日上午,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的克里斯蒂安·托巴洛夫(Christian Topalov)教授进行了主题为“17至21世纪法国边界简史”的讲座。托巴洛夫教授将这一时间段法国边界的形成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法国在这三个阶段中逐渐与周边区域乃至整个世界接轨。托巴洛夫教授的研究补充了旅行史在国家维度上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国家权力如何影响历史上的旅行,并且托巴洛夫教授还指出在全球化的时代,随着各国对人员、思想的旅行的政策调整,旅行史不仅仅需要关注过去的问题,同样也要重视关于未来的问题。

图片


25日上午第二场讲座由来自普瓦捷大学的埃马纽埃尔·马蒙(Emmanuel Ma Mung)教授围绕“中国国家、侨民与新丝绸之路”这一主题进行。马蒙教授专注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法的中国侨民,通过研究这一至关重要但却一定程度上被人们所忽略的群体,突出了人口的跨国旅行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马蒙教授针对小众群体的分类研究,为学员们思考人口跨国旅行这一问题提供了微观层面的参考。


图片

中法历史文化研讨班由华东师范大学、法国人文科学之家基金会、中国法国史研究会、浙江大学与法国巴黎第一大学于2004年创办,二十年来,中法学界以研讨班为平台展开交流对话,体现了双方学者着眼现实,不断在推进学术研究与文化交流层面所做的深度努力和尝试,同时也为国内师生学者了解国际学界前沿动态、丰富自身学术发展道路提供了平台与契机。今年7月3日,我系与法国人文科学之家基金会、巴黎一大、浙江大学和中国法国史研究会在巴黎共同主办了 “中法瑞历史文化研讨班20周年(2004-2024)——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回望了研讨班创立二十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就研讨班的主题、授课人员、运行及出版翻译等问题展开了研讨,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推动中法人文交流与学术合作。


图片

历史学系融媒体中心

供稿:周铮、黄俊玮

编辑:颜雪纯

投稿邮箱:lsrmtzx202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