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讲座回顾 | 黄桂兰:转识成智的课堂教学

20211020日周三下午1400,历史学系诚之课堂导师讲座再次开讲。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的上海市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专家库上海市普教系统评审专家库成员,虹口区学科带头人黄桂兰老师应邀莅临我系。此次讲座以《转识成智的课堂教学》为题,吸引了本系师生二百余人,在第一教学楼报告厅举行,我系系副主任黄爱梅老师主持。

 


黄桂兰老师从讲座的主题转识成智入手,指出其理论来源是冯契先生所提出的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即首先要有质疑精神,然后通过综合分析、整体认识,之后才可能实现求通;而智慧是从实践中产生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体会、感悟从而产生智慧,最后达到真善美的境界。

那对于历史学科来说,其中蕴含的智慧应该是什么呢?黄老师指出,历史的智慧是由历史学科多维度时空意识、内容的过去性、人文性等本质特征决定的,可以从 “历史思维(长时段思维、整体性思维、发展性思维)、修养品德人文情怀三个视角来理解。历史学应当培养学生纵横古今的宏大视野、鉴往知来的历史洞见、论从史出的严谨态度、胸怀天下的使命担当、学无止境的谦卑心态和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从某种程度上说,历史的智慧与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是相吻合的,因此历史教学就要引导学生在求知、求真、求通的历史学习过程中,习得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建构起正确的历史认知,并生成源于历史的智慧品德和人文情怀。这也是黄老师自己对教学转识成智的追求。

 

理论之后,如何实施这一追求呢?黄老师以其《历史文化与时代变迁下德法关系的嬗变》一课为例,详细讲解了自己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

首先是对学情的分析。黄老师所在的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是直属于国家教育部,被誉为培养外语外交人才的摇篮。其学生除英语外,还需要修读第二语言。本课就是在学校第32届以多元欧洲为主题的国际文化节上,为高二双语班学生开设的。

德法关系这一选题,面临时空跨度大和叙事宏大的难题,于是黄老师在德法关系变化的历史图谱中选取了六个重要坐标点,即从查理曼帝国到《凡尔登条约》三分天下的鼎足态势、从三十年战争到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后的欧洲格局、从法国大革命到维也纳体系欧洲政治秩序的恢复、从普法战争到德意志统一后的欧洲力量对比的新架构、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凡尔赛体系德法关系的隐患以及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美苏两极格局下德法关系的嬗变。其中,基础知识点高二学生都已经了解,只有二战部分是新知识。

 


在确定选题与内容后,黄老师认为过长时段的历史教学不应该是走马观花式的,应该寻找时空交汇点,从而透过微观分析来进行灵动解释。她由《万历十五年》中以六个历史人物反映历史的变化与发展的方法得到启发,选取了斯特拉斯堡作为这堂课的时空交汇点。这座城市是法国阿尔萨斯首府,处于德法边界、莱茵河畔,被深深打上了德法关系变迁的历史烙印。这里体现了黄老师教学的第一个策略:以小见大,即通过小切口展现大历史,通过小事件展现大变局,通过小人物展现大时代。

在教学环节设计上,如何有效推进教学,通过适当的切入,使学生联想到德法关系的嬗变?黄老师指出,导入环节很重要。这一课即借助2018年纪念一战百年的契机,顺畅导入主题。此后,如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活思维,产生思维碰撞,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这一课的主题?黄老师采取了问题驱动的方式,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探究和质疑。教学过程中,她先通过社会热点以及史料来追溯历史,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在点明斯特拉斯堡处于德法交界的地理位置后,又展现了该地区多语种并存的环境,从而提出对文学名篇都德《最后一课》的质疑:明明法语区在阿尔萨斯仅占很小一片区域,为什么都德仍然认为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对这一问题的辨识,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作品与史料价值之间的关系,课堂上出现了第一个小高潮。学生们除了认识到文学作品中有可能存在作者个人民族意识的表达以外,《马赛曲》在这一地区的出现,或者还可以说明在法国大革命过程中,阿尔萨斯地区已经形成了对法国的政治认同。课堂上的第二个高潮,来自学生们进一步的讨论:既然法德之间数百年冤冤相报,为什么历史轮回又会急刹车,实现从宿敌兄弟的嬗变?在课前,黄老师已经依据学情,向双语班同学布置了查找原始史料的预习作业。于是,同学们在课堂上分别展现来自德法英等不同语言的原始史料,从历史文化、冷战背景、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热烈的研讨。教学最后,黄老师将课堂又由历史拉回到现实,指出欧洲目前面临着欧债、难民、脱欧等等危机,提出了新的问题:在新局势、新问题、新挑战背景下,德法未来将何去何从?斯特拉斯堡的未来命运会如何?——这就展示了黄老师教学的第二个策略,即以疑激思,通过激疑生趣,设计问题来激活思维,从而以启迪学生智慧的方式展开课堂教学。

 


黄老师教学的第三个策略是以情动人,即通过真人真事、动人细节以及真情实感来打动学生。在这一课的教学中,黄老师选择三个细节:一是在课堂上由学生朗诵都德《最后一课》中的悲情片段,让学生体会小城悲情和故土乡愁;二是对比两组图片——1871118日和1919118日的凡尔赛宫,以及1918年和1940年的福煦车厢,从而引导学生感受到冤冤相报的家国伤感;三是揭示欧洲之父罗贝尔·舒曼的切肤之痛:正是作为洛林人一个家乡、两个祖国的遭遇,促使他在战后积极促成了法德和解——以此激发学生的全球视野与家国情怀。

总结了自己的教学策略,黄老师还谈到了自己对未来学习的几点认识。未来社会充满了不可确定性,学生的未来也充满了无限可能性。要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老师就要首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联系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但学会把知识点结构化,还要掌握许多跨学科知识,把学科知识跟学生的生活发生联系,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并且通过联系的方法进行深度探究,从而培养提出创造性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其次是要创设具有挑战的各种情境,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社会情境、生活情境和学术情境。再者,未来的学习方式是共享泛在的智慧学习,作为教师,要掌握运用新技术开发新课程的能力。黄老师以自身开发的慕课《抗战的十五个瞬间》为例,提出制作慕课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什么样的主题适合学生线上学习?如何用短短的10分钟扣动学生的心灵?如何呈现吸引学生的大片级观课享受?如何组织学生有效开展线上线下的交互学习

 


在讲座的尾声,黄老师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想,即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她认为,老师这一职业有其特殊性,学生的成功实际上就是老师的成功。教师专业发展的追求是不断提高智慧程度,用智慧实现教学的价值。只有教师智慧地教,学生才能聪明地学。

两个小时的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但黄桂兰老师在讲座中呈现的教学风采、教学热情,给予了同学们极大的感染;讲座中所提出的教学策略和教育理念,又启发着未来的教师们进行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