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讲座回顾 | 赵思渊:明清契约文书研究的多重脉络——史料解读与研究议题拓展

20211022日下午1点,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赵思渊副教授在历史学系1130室为我系师生带来一场题为《明清契约文书研究的多重脉络:史料解读与研究议题拓展》的精彩讲座。讲座由历史学系黄阿明副教授主持,世界史教研室李海峰教授参加了此次讲座。



赵思渊老师的讲座从一个直探根本的提问开始:20世纪30年代,契约文书应该很早就有人看到过,可为什么傅衣凌先生是真正用它来做历史研究的第一人呢?面对这些新资料,如何利用资料进行研究,这就是傅衣凌先生的眼光的问题了。正如科大卫所说“这是个牛顿和苹果的故事案例”。以此作为话题,赵老师简要回顾了明清契约文书研究的学术脉络,并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如今民间文书的整理与出版达到数百万件,庞大的资料数量是历史研究的基础,那么这些资料数量的扩增是否带来了新的研究提议和研究方法?



赵老师以一份契约文书作为示范进行解读,展示不同时代学者的思考。1930年代,以傅衣凌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试图寻找典章制度,思考租佃关系下“一田二主”乃至“一田三主”的现象如何实现权责合一、中国是否因为不具有欧洲社会财产权的排他性而难以发展这些问题。1980年代,杨国桢先生将土地所有权划分为处置权、收益权、使用权等概念展开研究。现在,曹树基等学者转换思路,认为欧洲体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排他性的私人产权也是逐渐出现的,不能用这一静态模型和中国动态过程进行比较。

时至今日,契约文书研究是否已经“题无剩义”?赵思渊老师认为应该回到起点,思考传统中国社会地权结构为何是重要议题。对此,赵老师总结了三个方向:一是“阶级关系”视角,传统中国社会的地权结构是对农民的剥削,还是农民获得更大的自主经营权。二是“资本主义萌芽”视角,这样的结构是提高还是降低了生产效率和资本集聚。三是法律史视角,这种产权体系是有缺陷的还是发达的。

接下来,赵老师阐释了契约文书是在何种历史情境中生成的?一是户籍。为了征收赋税,编户齐民被纳入户籍管理体系,而这意味着登记的财产得到王朝认可,户籍体系客观上又成为百姓财产的证明。二是土地登记。明清之际所发展出的多元的赋役册籍为乡村土地确权提供了证据链。鱼鳞图册记载了四至、土地编号、业户、面积等信息。土地清丈后发放佥业票,一份留州县,一份给户主,是证明土地权利的重要来源。三是社会关系网络。司法实践中,担保户籍、土地登记有效性的并非中央王朝,而是包揽赋役、图甲的社会中间团体。清代乡村土地市场嵌入于这样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四是股份制的社会秩序。地权结构、商业活动、赋役负担、公共事务,在这些基本的经济活动与地方政治中,清代社会中的各个集团内部或之间都普遍地以合股形式协商与运转。政治经济权利以股份的形式实现再分配。



最后,赵老师提出要从多种制度、惯习之间的联结,发现契约文书研究的新议题。具体的操作方案就是发现多种文书之间的联系,在史料层面打通。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对明清时代的经济形态做出新解释、建立新的比较视角、重新理解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现代转型所面临的问题。赵老师向在座的师生展示了他自己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归纳契约文书信息的方法。

讲座结束后,赵老师就产权问题、“典”权以及契约文书同质性如何处理等问题与大家进行了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