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2022年8月7日810,华东师范大学“史海新舟”跨学科讲堂第,邀请到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潘艳老师,进行了“探幽有术:科技考古研究概览”的专题讲座。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思勉班”导师赵晋老师主持此次活动。本系列课程受到广泛关注,活动通过腾讯会议直播向校内外全体师生开放,每期课程都有百余位听众参与互动

 


讲座伊始,主持人赵晋老师介绍了本系列课程的开设初衷:历史学系“思勉班”拔尖培养特别重视“历史+”跨学科交流,历史学研究不应局限于文字材料的整理运用,也应借助科技考古、田野考察等多种途径获取史料,以使研究更加接近历史真实,更富学术关怀。潘艳老师长期从事大植物遗存研究,致力于从人类生态系统的角度探讨古代人地关系,以及通过考古材料综合分析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问题。本系列讲座一定可以为同学们打开一扇窗户,开拓学术视野、培育问题意识、夯实研究基础。

 

潘艳老师首先讲解了“科技考古”的概念和意义,指出考古学的本质是弥合时空的鸿沟,考古学家利用现有科技手段考察历史遗迹,力图提取物质遗存所包含的各种信息,最终复原已经逝去的人类行为。潘老师特别指出,现代考古学本身就是一个跨学科的产物,这门学科自诞生之日始,就不断吸纳和借鉴其他学科的因素。考古学的诸多实践需要通过跨学科的途径来完成。但是,科技考古并非是各类研究工具的总和,阐释物质遗存的核心目标依然要回归对人类社会历史的解释。

在第一和第二讲“生物材料的形态研究”中,潘老师着重介绍了“植物考古”和“动物考古”的研究概况。从事植物考古的研究者可以利用种子、果实、木材等大植物遗存和孢粉、植硅石、淀粉颗粒等微体植物遗存,探寻古代人类的食物来源、农业生产、人地关系、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等问题。此外,潘老师还分享了田螺山遗址发掘、木材考古分析、孢粉分析等领域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通过这些丰富的植物考古实例,与会师生对史前人类经济活动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而动物考古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动物骨骼的形态,研究者通过分析动物的骨骼遗存可以了解古代人类聚落和季节性活动情况、动物的驯化与畜牧业活动,以及与动物骨骼相关的制骨工艺和宗教信仰。如对两河流域扎格罗斯山区动物遗存的考察,就可以探寻山羊驯化的最早起源。潘老师还详细介绍了各类动物的骨骼形态,并且分享了动物考古的鉴定及记录流程,引发了与会师生对考古实践的强烈兴趣。

 


相比动植物遗存,人类骨骼遗存更能直观地体现古代人类的体质状况、族群特征、地域分布等历史信息。

在第三讲“人类骨骼的形态研究”中,潘老师从考古实践中人类骨骼的鉴定引入,揭开了人类骨骼遗存隐藏的奥秘。通过科技手段,研究者可以在遗址中准确辨别人类骨骼与动物骨骼,并且获知人骨的个体性别、年龄等信息。此外,骨骼的病变、外创等痕迹也有助于了解人群的生产生活状况乃至某些个体的生活史。

最后一讲“生物材料的分子化学研究”,潘艳老师从“稳定同位素分析”、“脂肪分子分析”、“蛋白质分析”、“古DNA分析”四个角度系统介绍了考古学研究所使用的生物化学技术,让与会师生感受到科学技术与历史研究相结合的价值。

 


主持人赵晋老师在总结中表示,潘艳老师的课程深入浅出,在生动详实的考古案例中,听众可以自觉体会到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正如王国维先生提倡的“二重证据法”,科技考古的成果让我们接近历史的真实;同时考古实践也有助于历史研究者超越“帝王将相史”的研究,更加关注底层人民的社会生活史。与会的同学们也表示本系列课程丰富有趣,对历史学专业的学习具有启发意义,并纷纷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认识与疑问,同潘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为期四天的讲座圆满结束!

 

学员心得

2020“思勉班”张姝妍:

这场科技考古的系列讲座,对我而言,除了知识上的拓展,亦有更为特殊的意义——在文书碑刻、卷宗档案之外,更有大量的实物资料等待着人们运用日新月异的科学分析方法进行研究,而这恰恰能补足正史“帝王将相家谱”之外,芸芸众生的生活实况;这种历史研究手段更与我少年时代对生物化学的兴趣不期而遇,格外亲切。“百家往而不返”,必然不能相合通用,“道术将为天下裂”;唯有与其他学科广泛交流,才能“备万物之美”,见“古人之大体”。科技考古的兴起正是一个典例。这次讲座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大门,实在是受益匪浅。

 

2021“思勉班”李星志:

通过本次课程,我对于科技考古有了初步的了解,收益颇丰。老师通过丰富的科学知识,为我们展现了不一样的考古现状,特别是让我们了解了对于更加远古时期的考古新成就。通过科技与考古的结合,能够让考古更加富有魅力。而这样的学习也无疑使我们能够对平常的历史研究给予一定的借鉴意义——即在历史研究中,运用部分科技考古的成果,更好的探寻历史,私以为这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