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李峰谈早期国家形态与西周春秋社会变迁根源
发布时间:2015-12-15

20151211日下午3点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和文化系李峰教授在闵行校区人文楼5403室作了题为《早期国家的形态和西周到春秋时期社会变迁的根源》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历史学系王进锋副教授主持,历史学系部分教师、研究生、本科生聆听了讲座。

李峰教授以国内史学界“五种社会形态”的传统分期法为引子,开宗明义地指出,若从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视角来看中国社会在历史上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的起点和关键就在西周时代。接着,李教授检讨了目前国际学界早期国家形态研究中的“城市国家或城邦”(City-State)、“领土国家”(Territorial State)、“封建国家”(Feudal State)和“分立国家”(Segmentary State)等四种理论模式,简要分析了上述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其与西周国家形态的现实矛盾之处。李教授继承和发展了日本学者松本光雄、松丸道雄等人的“邑制国家”观点,提出“权利代理的亲族邑制国家”(Delegatory Kin-ordered Settlement State)这一新概念来理解西周的国家形态。结合模型图和金文材料,李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将政治、社会、地理三个因素综合起来分析西周国家的组织与结构,认为依据西周金文,西周王畿社会存在着“大邑―宗邑―属邑”组织网络,在现实中则呈现出犬牙交错的分布状态;在位的周王与地方诸侯之间、在位的周王与西周政治哲学中源自“文王受命”的至高权力之间存在着“代理的”(Delegatory)政治关系;同时,周王通过血缘结构来分配“邑”,形成了以亲族关系为基本秩序的对“邑”统治。

在讲座的后半部分,李峰教授着重梳理了从邑制国家向“领土国家”转变的历史逻辑。李教授分析,随着西周王朝的灭亡,地方封国进入了自由竞争状态,对“邑”的争夺与交换促进了封国对地域控制的强化,其中的关键就在于“领土国家”的出现与形成。而在这一阶段中,“县”的出现是了解春秋社会变迁的另一个关键――“县”的出现和发展,带来了小农经济与核心家庭的出现、血缘组织的邑向地域组织的村落转变、宗族-贵族的衰落和士的出现等一系列社会变化;而由于宗族这一中介的消失,国家与农民发生了直接的关系,这一关系通过法律、赋税和授爵等三个途径来实现。

讲座内容结束之后,李教授与教师、学生们进行了精彩的互动,使得讲座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和展开。本次讲座对在场听众在开展历史研究方面有着积极启示,同时此次讲座亦加深了听众对西周史研究和国际学界早期中国研究的了解。

 

  撰稿:陆琦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