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2020119日下午14:00,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副所长、研究员金以林先生应邀做客我系“大夏抗战史系列高端讲座”,在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做了题为《抗战时期的大学内迁、恢复和发展》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许纪霖教授主持,瞿骏老师、唐小兵老师、周健老师、上海大学历史系韩戍老师、孔令琴老师、赵崧杰老师等校内外师生五十余人参与了这次活动。

 

首先,金以林老师介绍了围绕战时教育政策的争论。一部分人认为鉴于“国难日亟”,学校应服务于抗战,如原北平师范大学校长、时任西北联大常委之一的李蒸就建议抗战期间,大学教育应以修业两年为一阶段,学生轮流上课,在前线或后方服务。另一方如胡适、胡庶华等认为应该保持常态。在这一问题上蒋介石的态度也是“战时应作平时看”。

接着,金以林老师介绍了战时大学的内迁情况。主要分为19378月到1939年初、1941年下半年至1943年春、自1944年至1945年三个时期,并向大家展示了一些“内迁大学图景”(如最早内行的大学东北大学等),以及杜定友教授当时的真实记录“西行痛志”。

之后,金以林老师展示了战时的教育救济,这一时期国民政府不仅要提供“学”,还要提供“养”。主要包括对学生实行贷金制、公费制;对公教人员发放实物;以及学校层面,将一部分私立大学改为公立。

 


接下来,金以林老师论及战时的教育改革及其成果,主要包括统一招生、统一教材、统一教师资格及设立部聘教授等。

紧接着金以林老师的话题转向战时党化教育检讨。金以林老师展示了蒋介石与胡汉民言论之中对党化教育的态度,但教育界人士对国民党“党化教育”多持否定态度。金以林老师又通过诸多史实展示了党化教育的实际执行情况,以及针对党化教育的诸多回忆中几方人士“历史记忆的偏差”。但抗战胜利后,共产党在大后方的各级学校里迅速发展壮大;国民党竟在19456月召开的“六大”上,通过决议撤销学校党部,从此两党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迅速逆转。

最后金以林老师主要回应了被网络神民国范儿”,解构了诸多基于虚假事实与细节的神话,也打破了诸多对民国大学和知识人的刻板印象,主要包括对民国教育质量的过分吹捧、对战时大学教授和学生生活艰苦程度的过度夸大等几个方面。

 


许纪霖教授认为金以林老师先给大家展示了抗战时期中国大学的整体图景,内容丰富;重点回应了前几年的“民国范儿”,展示了民国时期大学和大学教育的一些真实细节,让大家看到了历史的另外一面,丰富了师生对民国大学的复杂多元特质的认知。

在问答环节,金以林先生与参与讲座的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细致回答了听众提出的诸多问题。讲座在掌声中圆满结束,至此,本学期抗战史系列三场高端讲座完美落下帷幕,取得了良好的学术反响,也给听讲的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