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教授
邮箱:wjfecnu@163.com
安徽舒城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曾在美国达慕思大学(Dartmouth College)和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ät Erlangen-Nürnberg)访学。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出土文献与先秦史研究。
1.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西周时期的社会流动研究》(18CZS007。已结项)。
2.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臣、小臣与商周历史》(13FZS018。已结项)。
3.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2012ELS002。已结项)。
4.上海市“晨光计划”人才项目(12CG28。已结项)。
5.浙江省诸暨市委项目《清华简<越公其事>与越国历史》(2019年度。在研)。
6.华东师范大学青年预研究项目(2011年度。已结项)。
1.《臣、小臣与商周社会》(41.3万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
2.《为山覆篑:古文字、古文献与先秦史论集》(30万字),巴蜀书社,2021年。
3.《殷商史》(22.3万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4.《殷商:从神话中走来》,香港中华书局,2017年。
5.《镌刻在甲骨上的史诗:殷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
1.《金文所见商周时期的臣辰史官世家》,《考古》2013年第11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14年第2期全文转载。
2.《西周学校的等级体系、升汰机制与学员出路》,《文史哲》2021年第5期。
3.《西周赈济制度新探》,《史林》2020年第6期。
4.《西周时期的县》,《学术月刊》2018年第7期。
5.《西周时期里的管理形态——兼论里与邑的关系》,《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
6.《金文所见西周贵族家臣的人员构成、等级与族系》,《社会科学》2019年第11期。
7.《从青铜器铭文看西周时期的个人命运转变》,《社会科学》2021年第8期。
8.《商代官员的仕宦》,《史学月刊》2020年第12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21年第1期全文转载。
9.《商周时期邶国的地望与迁封》,《历史地理》(第二十八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10.《清华简<越公其事>与春秋时期越国的县制》,《历史地理》(第三十八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
11.《说甲骨卜辞中的“伯”》,《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年第2期。
12.《说“王臣”——兼论西周分封制度的统治功能》,《人文杂志》2009年第6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10年第2期全文转载。
13.《字、国与臣》,《湖南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14.《商周时期的俞国史事考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15.《春秋宗妇鼎与列、二国》,《考古与文物》2013年第4期。
16.《卜辞“五臣”与<史记·封禅书>“九臣”解》,《考古与文物》2012年第6期。
17.《<尚书·康诰>与西周时期的两类小臣》,《史学史研究》2013年第2期。
18.《殷商时期的小臣》,《古代文明》2014年第3期。
19.《西周文盨与殷见乐舞》,《中国音乐》2009年第1期。
20.《新出<五年琱生尊>与琱生诸器新释》,《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第3期。
21.《从“降”字字义演变看先秦投降礼仪的形成》,《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22.《“侵我田”卜辞与商代农业》,《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23.《<史记·宋世家>一则史料辩证》,《江海学刊》2008年第4期。
24.《西周时期的女性官员》,《社会科学战线》2017年第10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18年第1期全文转载。
25.《西周时期中低阶层中的贤者及相关人员的向上流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8年第1期“学术卡片”栏目转载。又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4期“论点摘要”栏目转载。
26.《商代的神灵世界——从帝臣看商代的神灵关系》,《民俗研究》2013年第3期。
27.《绶鼎铭文读释》,《中国文字研究》(第三十辑),社科文献出版社,2019年。
28.《甲骨文“臣”字形义新释——兼及商代的职官泛称“亚”和“尹”》,《湖南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
29.《簋铭文与西周诸侯国的财政来源》,《经学文献研究集刊》(第十八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7年。
30.《西周贵族家臣的晋升之途——兼说西周社会的活力源泉》,《人文杂志》2019年第12期。
31.《西周世官制度新论》,《人文杂志》2021年第9期。
32.《西周时期女子的入仕与仕途》,《兰州学刊》2017年第8期。
33.《先秦时期的制度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述要》,《中国史研究动态》2021年第2期。
34.《商代时期有着怎样的“国际交往”》,《解放日报》2016年11月1日。
35.《中国古代女子的入仕与仕途》,《解放日报》2020年3月6日。
36.《渊卣铭文与西周时期的直诉》,《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37.《何簋与周初对功臣的等差封赏》,《中华文化论坛》2020年第1期。
38.《西周时期女子的社会流动》,《历史教学问题》2015年第6期。
39.《西周时期小贵族家族的崛起》,《历史教学问题》2018年第6期。
40.《商周复合氏名意蕴新解——从古文字中一类特殊的人物称名说起》(第二作者),《四川文物》2015年第6期。
41.《西周时期官员的职位流动》,《中原文化研究》2017年第1期。
42.《海上交通与“乘桴浮于海”新证》,《中原文化研究》2021年第5期。
43.《西周时期法律的几个问题——从曶鼎铭文第二段文字补释说起》,《出土文献与法律史研究》(第五辑),法律出版社,2016年。
44.《清华简(五)<殷高宗问于三寿><汤处于汤丘><汤在啻门>三篇集释》,《清华简研究》(第三辑),中西书局,2019年。
45.《历史研究的三条路径》,《社会科学报》2021年4月26日。
46.《问题解决是检验史学创新的重要标尺》,《社会科学报》2021年7月22日。
47.《先秦时期君臣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西部学刊》2016年第10期。
48.《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精品图集(一)》(参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
49.《商朝如何治吏》,《中国纪检监察报》2016年8月22日。
50.《文物上的中国历史:几个案例》,载上海博物馆:《公共历史教育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
51.《商代的中外交流》,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从历史看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
52.《商代和西周早期艺术中的巫师图案》(译者),《美成在久》总第4期,2015年。
53.《殷商时期的船运能力有多强?》,澎湃私家历史,2015年2月11日,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00230。
54.《西周的尚贤与社会稳定》,“上观新闻” 2019年4月28日。
55.《甲骨文的价值与其通俗化工作》,《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发布会曁“甲骨收藏与绝学振兴”高峰论坛纪实》,故宫出版社,2019年。
56.《商周时期的异族婚姻》,《光明日报》2014年10月21日。
57.《怎样成为君王》(译者),《光明日报》2010年7月12日。
58.《“中”是什么》(第二整理翻译者),《光明日报》2010年7月12日。
59.《小臣墙刻辞与小臣墙身份》,《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3年第9期。
60.《亚旨铜器、苏埠屯一号墓与小臣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年第12期。
61.《卜辞排谱与相关小臣某的族氏与身份》,《古代文明》2012年第2期。
62.《商周复合氏名意蕴新解——从古文字中一类特殊的人物称名说起》(第二作者),《四川文物》2015年第6期。
63.《虎臣与赐臣》,《四川文物》2011年第5期。
64.《<尚书·西伯戡黎>“殷之即丧,指乃功”释义》,《四川文物》2009年第4期。
65.《甲骨金文释证三则》,《中华文化论坛》2013年第3期。
66.《殷墟甲骨“桎”字疏证》,《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第1期。
67.《殷商西周时期的教育状况》,《历史教学问题》2014年第2期。
68.《试论商周时期妾身份的演变》,《历史教学问题》2012年第3期。
69.《刘国忠教授<走进清华简>评介》,《中国史研究动态》2011年第6期。
70.《卜辞中所见州臣身份考》,《文物春秋》2009年第3期。
71.《琱生器“附庸土田”再探讨》,《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十六辑),三秦出版社,2009年。
72.《春秋降礼与丧服起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73.《“肉袒”降礼考》,《文博》2008年第2期。
74.《“面缚”新证》,《管子学刊》2008年第2期。
75.《<保卣>铭剩义新探》,《唐都学刊》2008年第3期。
76.《春秋战国投降礼仪述论》,《五邑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77.《五年琱生尊与琱生器人物关系新论》(第一作者),《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78.《孔子父亲》,《文史博览》2012年第5期。
79.《清华简<保训>集释》(第一作者),简帛网,2011年4月10日。
80.《清华简<保训>词句再笺(三则)》,简帛网,2011年4月9日。
1.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4年度)。
2.2019、2020年度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工会干部。
3.2015、2017年度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工会积极分子。
4.华东师范大学优秀本科生导师奖。